父母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心理病理症状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3-04-01 00:56
目的了解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现状,并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病理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间的关系。方法以913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及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结果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26.94%。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均呈负相关;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病理症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心理病理症状在父亲或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或母亲惩罚、父亲或母亲过分干涉、父亲或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心理病理症状间接影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gna Minnen av Barndosna Uppfostran,EMBU)[7]:
1.2.2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Adolescents Self-Harm Scale,ASHS)[4]:
1.2.3 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9]: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心理病理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2.3 父母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心理病理症状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本文编号:377613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gna Minnen av Barndosna Uppfostran,EMBU)[7]:
1.2.2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Adolescents Self-Harm Scale,ASHS)[4]:
1.2.3 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9]: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心理病理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2.3 父母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心理病理症状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本文编号:3776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7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