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23:16

  本文关键词: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儿童这一新生代群体,儿童期又是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针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探讨,对减少儿童虐待现象,提高儿童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兴安盟某小学和某中学的1152名8-14岁的儿童为被试,以儿童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国小小学生生活适应问卷为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相关数据。测试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本研究调查地区儿童期虐待经历发生率以躯体忽视发生率最高,占17.4%,依次是情感忽视占8.6%,性虐待占7.3%,躯体虐待占6.4%,情感虐待,占1.6%。(2)儿童虐待总分及性虐待维度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儿童虐待总分及各维度在不同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4)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5)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可以预测社会适应。儿童虐待可以预测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6)心理复原力、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儿童虐待 心理复原力 应对方式 社会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10-24
  • 1.选题缘由10-11
  • 2.研究意义11
  • 2.1 理论意义11
  • 2.2 现实意义11
  • 3.文献综述11-23
  • 3.1 儿童虐待的研究综述11-14
  • 3.2 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综述14-17
  • 3.3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17-19
  • 3.4 社会适应的研究综述19-20
  • 3.5 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20-21
  • 3.6 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21-22
  • 3.7 心理复原力与适应的关系研究。22
  • 3.8 前人研究述评22-23
  • 4.研究目标与假设23-24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4-27
  • 1.被试24
  • 2.研究工具24-25
  • 2.1 儿童虐待问卷24
  • 2.2 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问卷24-25
  • 2.3 应对方式问卷25
  • 2.4 社会适应问卷25
  • 3.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25-27
  • 3.1 培训主试25
  • 3.2 施测25-26
  • 3.3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26-27
  • 第三部分 结果27-44
  • 1.儿童遭受虐待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27-34
  • 1.1 儿童遭受虐待的现状27
  • 1.2 儿童虐待在相关变量上的差异27-34
  • 2.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34-36
  • 3.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适应间的预测作用36-38
  • 3.1 儿童虐待对社会适应的预测36
  • 3.2 心理复原力对社会适应的预测36
  • 3.3 应对方式对社会适应的预测36-37
  • 3.4 儿童虐待对应对方式的预测37
  • 3.5 儿童虐待对心理复原力的预测37-38
  • 4.应对方式、心理复原力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间的中介效应38-40
  • 4.1 应对方式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38-39
  • 4.2 心理复原力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39-40
  • 5.分析与讨论40-44
  • 5.1 受虐儿童的现状和特点40-42
  • 5.2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42-43
  • 5.3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社会适应间的预测作用43
  • 5.4 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在儿童虐待和社会适应间的中介效应43-44
  • 结束语44-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附录51-52

  本文关键词: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79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