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索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MSLSS-Chinese Version)和《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Q)对重庆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2 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生活满意度的家庭维度得分(4.77±0.91)高于男生(4.66±0.99)(t=-2.765,P0.05);高一学生的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5±0.58)高于初一学生(3.95±0.76)(t=-3.534,P0.05);独生子女的朋友维度、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25±0.82,3.90±0.86)低于非独生子女(4.36±0.59,4.02±0.65)(t值分别为-2.071,-2.183,P值均0.05);住校生的自我维度得分(4.39±0.78)低于非住校生(4.50±0.93),而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4±0.64)高于非住校生(3.91±0.75)(t值分别为-2.693,3.948,P值均0.05)。男生生活应激事件的恋爱与性维度得分(0.67±0.67)高于女生(0.50±0.60)(t=6.133,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初一年级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高一年级,除家庭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独生子女的同伴维度得分(0.99±0.82)低于非独生子女(1.15±0.81)(t=-2.914,P0.05);住校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住校生(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在生活满意度、生活应激事件部分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朋友、自我维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9~-0.301,P值均0.01)。家庭应激对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负向影响作用(B=-0.145,t=-5.739,P0.01)。结论减少家庭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升学生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妇幼卫生与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重庆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关键词】: 应激 心理学 回归分析 精神卫生 学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39)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1031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逐渐过渡的时期,也就形成了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价,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雷雷;王宏;汪洋;;重庆市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2 孙丽;;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3 胡燕;陶芳标;苏普玉;齐秀玉;邢超;黄朝辉;;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2期
4 宋淑娟;廖运生;;初中留守儿童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8期
5 田丽丽,刘旺;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5期
6 孟秀红;陶芳标;黄朝辉;胡传来;万宇辉;;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在中国青少年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8期
7 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林琳;杜琳;;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7期
8 陈蔓莉;阎平;;遵义县农村留守初中生生活满意度调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孙经;何健;张丁;杨汴生;王旭;;河南省住校与非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园媛;王兴梅;;玉树民族中学藏族学生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2 李雷雷;王宏;汪洋;;重庆市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3 罗娅;范奇元;;医学新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4 雷鹏;陈旭;关幼萌;;中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胡炳政;;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4期
6 胡炳政;;农村五~六年级小学儿童休闲活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9期
7 张钲易;李薇薇;王春霞;杜翠利;;大学生气质类型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的相关研究[J];赤子(中旬);2014年14期
8 孟四清;;中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5期
9 曹峰;滕媛;黄梦杰;;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研究——以H省X县为例[J];公共管理评论;2014年02期
10 方雪琴;郭家;黄充盈;;高台县中学生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陆青云;青少年慢性心理社会应激,认知控制和肥胖关系的2年队列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兴红;福州市初中阶段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雯;男性监狱警察工作家庭冲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梁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丹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丁磊;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与大学生压力反应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牟英;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生活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爱斐;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教养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阙敏;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卫生状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9 苏普玉;HIV/AIDS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应对能力训练[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赵文德;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董薇;;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特征[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2期
4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7 张枫;刘毅梅;王洁;马晓健;陆雪倩;;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8 喻永婷;张富昌;;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9 杨春雨;何建国;罗昌明;郭洪;徐志敏;陈娜;赵安勤;;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10 仲磊;杨映萍;罗永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昝e,
本文编号:492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9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