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的积极心理学”与“实证的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本的积极心理学”与“实证的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认识上虽然相似,但各有侧重。人本主义心理学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的现实存在与价值追求,而积极心理学则侧重在人类的消极——积极纬度上。而在方法论上,两者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文科学心理学立场,而积极心理学则属科学主义心理学阵营;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整体主义研究路线,积极心理学与还原主义路线保持一致;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主观研究范式,积极心理学坚持客观研究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理解、说明、描述、解释、直觉等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法,积极心理学则以实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采取不同的方法论立场研究相似的主题。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学工部;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方法论
【分类号】:B84-067
【正文快照】: 自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等人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以后,积极心理学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迅速广泛传播于全球,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积极心理学运动一产生就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娟;;对立与融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与科学模式心理治疗比较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哲学视野下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差异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王燕;;人本主义的人格发展观与积极人格的相关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杨集梅;柴洁余;;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徐瑜姣;;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7 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8 左海燕;;浅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9 杨鸣;;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1年08期
10 高红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玉龙;刘天君;周正坤;胡庆川;张海波;;意境作业诱发安神解郁作用的功率谱反应与分子效应[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波;马克思人本心理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奕玲;当代我国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文华;大学生良性压力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幽默感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郑小英;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雷燕;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春燕;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彭运石;心理学的整合视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黄喜珊,王才康;教师效能感研究述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新显;;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美国的对立文化运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高洁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教育科学;2000年01期
3 唐淑云,吴永胜;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年09期
4 伍麟,许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科观分析[J];哲学动态;2000年11期
5 刘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美学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车文博;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探新[J];心理学探新;2000年04期
7 赵春音;弘扬人文精神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2期
8 廖声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历史渊源及其社会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林增学,鞠红霞;从存在主义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与流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张中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春音;;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彭运石;孟娟;;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逻辑及其未来走向[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梁渊;;“关怀性研究”理论范式述评[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潘光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孟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夏倩倩;;陆王“心学”心理学意义微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人本教练课程训练师 高级企业教练师 刘海峰;教练技术激发企业正能量[N];闽商报;2013年
2 高云君;重写你的历史[N];四川日报;2004年
3 ;老人病毙闹市无人问[N];中国老年报;2001年
4 潘文新;人才流失不只经济原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傅世侠 罗玲玲;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N];大众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孝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的本质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唐琳娜;走向完善的人本主义心理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志秀;C·彪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仁勇;禅与人本主义心理学[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延昌;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黎达;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5年
7 宋明丽;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底蕴[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肖宏;试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科学观[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洁;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10 彭利凯;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9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2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