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及中国的对策,免费政治理论论文
本文关键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及中国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及中国的对策
【摘 要】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少学者对此持正面态度,而国外部分舆论和学者却对“一带一路”进行了错误解读。这些错误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对部分国家带来了不利影响,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对此,本文提出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理与美俄印三国关系的建议,同时指出中国要对“一带一路”进行正面宣传,并与多国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国际社会 “一带一路” 误读 中国 对策
领导科学论坛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立足管理学,辐射和反映我国领导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最新成果的社科类学术期刊。刊物既是各行各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良师益友,也是领导科学研究者的学习园地。刊载文章注重时代性、学术性、应用性,为广大学者进行学术探索与争鸣提供平台。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基本方针及“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基本理念,成为了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新亮点。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以创新的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内涵的“五通”工程,旨在促进欧亚国家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相互合作更为深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大厦发表演讲,指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在海陆两个方向拓展中国的对外合作空间,旨在加强中国与欧亚大陆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被外界广泛视作中国的全球大战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关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评价,国内有分析人士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很多国外学者都对“一带一路”给予了正面评价,认为其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与中国的政治信任和人文交流,还有利于多方深化合作,打击“三股势力”,实现区域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的全面开放战略。但是,部分国外学者和媒体却对“一带一路”持有疑虑和误解。本文在概括国外部分学者和媒体对“一带一路”误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议。
一、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误读的主要表现
从笔者接触到的研究资料看,目前国外对“一带一路”进行了错误解读的舆论主要来自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印度等西方大国,这些舆论大致对“一带一路”实施的影响和前景表示忧虑。具体表现有:
1. “一带一路”加剧了中美竞争和对抗。持这种观点的言论大致认为:一是“一带一路”构想将会在政治经济上强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加强互联互通,与美国的“亚太平衡战略”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产生排斥和对抗。二是“一带一路”构想将扩大中国与中亚、南亚的影响力,中国凭借资金方面的优势,将削弱美国在阿富汗和中亚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影响力,巩固在南亚地区的“珍珠链”战略,对美在相关地区的利益形成挑战。三是“一带一路”构想及中国的外交新思想反映了中国试图与美国划分亚太海陆战略空间的思维。2015年1月22日,美国负责中亚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尼莎·德赛在演讲时说,“大家知道中国正在实施所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些人渲染我们的‘新丝绸之路’主动权正面临中国的竞争,事实上我们欢迎中国建设性的存在,乐见在我们努力基础上潜在的巨大补充。我们只促进中国在中亚实施经济合作计划,利用全球标准和最佳实践机会去保证中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学政两界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很敏感,,认为中美必将产生竞争,美国甚至会面临挑战和威胁。美国不能容忍“一带一路”的合作触及其自身利益和超过经济合作领域,认为将会威胁其在相关地区的战略部署。
2. “一带一路”影响中俄关系,势必会引起中俄竞争。2014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时表示,俄罗斯支持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两国可在基础设施、能源、经贸、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合作。2014年5月29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并宣布欧亚经济联盟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亚美尼亚总统表示,2014年7月1日前签署并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吉尔吉斯斯坦希望2014年年底前加入联盟;塔吉克斯坦也表示要求加入该组织。“欧亚经济联盟”是“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俄罗斯先行一步加强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与“一带一路”建设必然产生利益交汇和竞争。虽然中国不会谋求中亚地区事务主导权,但俄罗斯向来不希望其他国家在该区域扩大影响力,所以欧亚经济联盟将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排除在外。可见,虽然俄罗斯和中国保持着长期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上相互支持,但俄罗斯仍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对中国的崛起和外交战略仍有防范心理。
3. 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谨慎,双方缺乏互信。中国非常重视中印关系,多次向印度表达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2014年9月,习近平访问印度时亲自提出与印度一同“开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框架内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进程。”然而这些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议均未获得印度的全面回应。事实上,印度至今尚未表态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印度一直都对中国的崛起和海军动向保持密切关注,还对中国在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建设港口心存忧虑。关于“一带一路”,“新德里可能将在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间左右为难:一是在海洋领域加强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另一个是限制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力的长期坚定目标。”印度政府于2014年6月形成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重建印度与古老贸易伙伴的关系抗衡中国,扩大印度在该地区影响力。参考消息网2015年3月25日报道指出,印度正在试图以“棉花路线”理念应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改善与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关系。可见,印度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持有较大的疑虑,在发展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时带有明显的竞争性思维。
4. 对中国的意图和“一带一路”发展前景的堪忧。持这类观点的言论大致认为,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的动机不良,中国倡导的和平、平等、互利共赢等思想不是中国的真正意图,体现了中国的霸权主义,势必将会受到美国的强烈反击,而引发新的冷战,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分析所有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解言论,我们不难发现:分析人士所处的政治立场、所维护的国家利益、所偏向的战略竞争方、所持有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导致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和平发展政策产生错误的解读,这是国际政治中的普遍现象,但中国必须合理应对。
二、中国的相应对策
1. 加强与美国互利互信,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美国早就在欧洲、中东和印度洋有政治军事利益。美国重返亚太后,主导并推进排斥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宣布实施“新丝路计划”和“湄公河下游倡议”,这些合作机制可能会与“一带一路”产生利益交汇或碰撞。美国支持中国“一带一路”的前提是不损害其在相关地区的利益,且不愿意看到“一带一路”战略突破经济合作领域。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应顾及美国的相关利益关切,在具体地区和领域探索和加强中美务实合作的基础。中美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以能源合作为例:中美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能源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在中亚地区安全合作、管线维护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在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运输、价格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巨大合作空间。中美在欧洲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也可以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促进双方在欧洲经贸的共同利益。在阿富汗问题、中东等热点问题上,中美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存在沟通空间。中美应保持的良性互动及沟通,避免产生摩擦,维护好双边新型大国关系,促进各自利益的共同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 加强中俄互信互助,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在军事安全、政治协调、国际事务领域都牵连着俄罗斯的影响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与俄罗斯保持了较好的友谊;土库曼斯坦的中立国地位得到了国际世界认可,并与俄罗斯保持着一般友好国关系;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关系起伏不定。近年来,由于受到俄罗斯的影响,中亚国家开始慢慢从过去对俄罗斯的被动依赖转向主动依靠,这种趋势可能会削弱中国与中亚各国开展政治经贸合作的原始动力,从而对“一带一路”在中亚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中国要重视俄罗斯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力,在合作中寻找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利益共同点,妥善处理利益分歧。对于最容易发生矛盾的经济领域,中国不能因为俄罗斯而轻易放弃,但是又必须照顾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中俄要加强合作,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促进中亚乃至欧亚大陆成为中俄两国的合作区域。中俄要发挥上合组织的特殊地位,使其有成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重要平台。因此,未来中俄合作既要考虑两国在双边合作中的战略需求,也要考虑两国在区域合作层面的战略角色,在保证中国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尊重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密切合作的历史和现实,建立充分交流协商机制,化解误解和矛盾,合作包容,开展中俄在欧亚大陆的合作。
3. 近年来,印度崛起成为新兴大国的成员之一,印度洋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应重视中印关系,促进“一带一路”与“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及“棉花路线”的共同发展。尽管印度对“一带一路”态度冷淡,但莫迪认为“印中两国要发扬‘从英寸到英里’精神,把两国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中国要实现“一带一路”与“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及“棉花路线”的全面对接,主动加强与印度的经贸和文化合作,避免涉及敏感问题。鉴于莫迪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做出的积极回应,中国应当积极行动,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务实合作,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对接、金融、旅游等领域合作。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持怀疑和谨慎态度,但印度也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双方要求同存异,管控分歧,理性引导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防止边界问题成为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及时化解双方边界摩擦事件,促进两国关系的长期友好发展。
4. 中国要加强“一带一路”的非战略性、合作性的对外宣传,强调“一带一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意义。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所阐述的:“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中国没有特别的地缘战略意图,无意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不会干涉别国内政。“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一直作为经济合作倡议而非战略构想存在。中国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国际社会政界、学界、商界等公共外交,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性、开放性、非排他性和互利共赢性,淡化零和博弈及与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竞争。“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和人文合作的重要途径,将扩大中国与亚欧大陆相关国家的经济联系和交通体系建设。和“马歇尔计划”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不一样,“一带一路”在实施中不带任何政治目的和条件,对沿线国家没有偏见、不设立门槛,也绝不强加于人,不针对任何“假想敌”,是纯粹的对外开往合作计划。此外,“一带一路”可能会面临中亚、中东泛滥的恐怖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海盗等非传统安全的问题。中国应加强与各国政府合作力度,创新抵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合作方法,减小非传统安全给各国带来的危害,保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强盛与对外开放对地区的稳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世界民族相互包容和共同进步。相反,封闭、落后的中国则面临强权欺压,给周边的安宁与和平带来隐患。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却不能用平常心态顺利接纳中国的和平崛起,在扩展对外战略空间问题上持双重标准,与中国在桌面上寻求合作而在桌底下暗中压制,制造冷战思维。美国重返亚太后,先后强化在大东亚地区的同盟关系,又加强了在中亚、印度洋等地区的战略部署,试图与盟国和其他伙伴一同制造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弧。俄罗斯为了扩大自身战略利益在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也不断巩固在中亚其他区域的利益存在。印度依靠其南亚霸主身份,不断强化在东南亚、中亚、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合作,试图不断插手东亚地区事务,与中国竞相争夺国际话语权,遏制中国在东南亚、中亚、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总体说来,中国的周边并不太平,中国的外交局面也面临诸多挑战,“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应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基本方针及“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基本理念,处理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间关系,加强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国际合作,求同存异,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繁荣富强和对外融合将为国际社会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9/08/c_132701741.htm.2013-09-08.
[2] 冯巍,程国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www.cet.com.cn/ycpd/sdyd/1248775.shtml,2014-07-14.
论文发表 | 免费论文 | 5 | 2015/7/9 10:36:17 | 孟飞
网友评论:(审核后显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团结、稳定等内容的评论。
3、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4、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5、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本文关键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及中国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2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