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本文关键词: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政府协调与_一带一路_生态环境国际合作_徐燕兰 投稿:方堨堩
第36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 Vol.36,No.6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徐燕兰 (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来…
垃圾收集与处理标准作业规程(试行) 1.0 目的 规范皓轩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所属服务处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确保垃圾的及时处理。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皓轩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所属服务处的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 3.0 职责 3.1 环境服务部主管负…
周迅佟大为亲密婚纱照 昨日(4月15日)下午,知名演员佟大为晒出一张与女演员周迅的亲密合影,照片中佟大为身穿学士服,简单青涩;而周迅则一袭纯白婚纱,俏丽可人。二人亲昵相拥,画面犹如婚纱照般干净养眼。微博中佟大为向网友卖萌:现在什么都兴组合,我和周公…
第36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
Vol.36,No.6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徐燕兰
(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来宣传和推进“一带一路”的双边或多边合作,不仅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终成败。因此,需要政府站在更高的立场和以负责任的态度来规划和协调,在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现状及环境诉求,吸取历史及现实中的生态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制度;发挥大国政府的作用,为企业对外生态合作搭建平台;帮助国内企业强强联合,培育自身特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政府协调;“一带一路”;生态国际合作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15)06-0016-05
自我国政府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共建理念
以来,已得到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目前,“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一些大型基础建设或工业投资项目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计划已在洽谈或实施当中。由于新丝绸之路所涉及的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大多面临着要发展、要就业,也要环境的艰难选择,但无论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作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我们务必明白,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对共同面临的环境危机,也需共同努力进行治理。因此,我国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来宣传和推进“一带一路”的双边或多边合作,不仅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终成败[1]。为此,我们必须吸取丝绸之路沿线文明衰亡及现实中的教训,顺应世界低碳发展潮流,在新一轮国际合作过程中,将超前谋划、顶层设计和近期安排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对“经济人”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罔顾生态环境等不健康观念和行为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约束。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站在更高的立场、以更开阔的理念和负责任的态度来规划和协调。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现状
及环境诉求
尽管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环境及气候差异较大,但生态环境问题同样突出。陆上丝绸之路沿线所经过的欧亚大陆腹地,地貌及气候与我国西北地区相似,多以沙漠、荒漠和草原为主,植被少,年降雨量严重不足,水资源匮乏。并且还存在着人口增长过快和工业污染等问题,环境破坏的趋势一直未能得以有效遏制,生态的脆弱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沿线所经过的东南亚地区,同样受到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消耗,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面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水污染及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海上丝绸之路所串连起的东盟、南亚、西亚、北非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消耗迅速增加,过度捕捞和任意排放,使它们深受气候异常和环境问题的困扰:如自然海岸线大量丧失、海水污染、生态灾害频发、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挑战着
收稿日期:2015-09-12作者简介:徐燕兰(1963-),女,广西容县人,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
第6期徐燕兰: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它对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承载力,考验着现存的
生态环境能否支撑得起庞大的发展规模和任务[2]。由此可见,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都较为脆弱,若不注意保护就很容易发生严重影响,而且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它们中的那些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要发展经济、要增加就业,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政府到民众,都希望国外资金流入、项目合作的同时,不会成为“污染避难所”,甚至还希望环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几次大规模的运动,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第一阶段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及之后的“文革”期间。在“人定胜天”、“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宣传、影响下,各种小高炉、小电站、小煤窑、小工厂开设,大量森林、草地被毁,自然资源在竭泽而渔的行为下被耗竭,水土严重流失。加上落后的设备及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无节制的生态观念,使得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任意排放,环境污染严重。以新疆为例,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新疆总湖面就只剩下4748平方千米,减少了近5000平方千米。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兴起,落后的生产技术加上对“搞活经济”的误解,乱砍乱伐乱开采,发展依靠拼资源拼环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严重恶化,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第三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开发”,大量耕地、林地被占,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更严重,生态问题更突出[4]。
3.产业转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资本的本质属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它永远只会流向那些能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地区。在这一过程中,理性的“经济人”可能会忽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承载力下降等方面的因素,如:2008年以来,东部沿海省份均提出及开始实施了“产业转移”战略。由于西部地区天然的资源禀赋,加上招商引资的环境门槛低,使其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污染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成为国内的“污染避难所”。尤以塑料、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石油加工、炼焦业的转移最为明显。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介绍,环境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可能达到5%至6%。据此折算,2011年中国GDP为47万亿多,环境污染造成损失将达到2.35万亿至2.82万亿元[5]。而2007-2014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在3000亿元以上,2010年则高达5340亿元。另有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均森林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而“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高于巴西、墨
[7]
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6]
二、我国历史及现实中的生态教训
1.古丝绸之路沿线文明——楼兰文明消失的教训。
新疆塔克拉玛干东部、罗布泊西北岸的空旷荒
漠,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独特,这里便是古代楼兰王国的遗址。史料记载,楼兰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商贾云集、环境优美、河水清澈、水草丰美,胡杨林绿化率高达40%。早在西汉初期,楼兰已是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一个重要的绿洲之国。然而,这个古国辉煌了近500年,在公元330年后开始迅速衰落,最后变成了荒无人烟的废墟,退出历史舞台。
楼兰古国的消失是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所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楼兰人盲目的滥砍滥伐导致天然植被的破坏,土地的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气候反常,河流改道,而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又导致了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沙化,最终饮用淡水枯竭,人类生存无以为继。
不只是楼兰古国的消失,包括印第安人的玛雅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等古代文明的消失都说明了:人的发展与生态优化之间应该是同向的、同构的、同态的和相互支持的,而不是相反,因为“任何人类文明的起源首先都是以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依托,一旦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便失去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难以为继,人类文
[3]
明也便随之衰落”。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榨取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2.我国建国以来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正如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在《自然辩证法》中说
过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
[8]
们进行报复。”痛定思痛,我们不能把本国在生态
肇庆学院学报第36卷
环境方面所遭受的伤痛再加到别国头上,让它们的环境雪上加霜。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如果在“一带一路”合作开发过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以忽视自然规律的方式去改变自然环境,其结果必然是资源被严重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最终必然会制约合作各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人类共同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大背景下,协调发展规律的存在迫使政府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首先进行“顶层设计”,作“超前谋划”,以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有效地防止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无序性。
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等多元化的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低于发达国家,导致污染产业从环境标准高的国家转移到环境标准低的国家,从而使环境标准低的国家逐步成为污染产业转移的污染聚集地。因此,应从国家层面加以高度重视,通过立法避免和杜绝污染产业向沿线国家盲目转移。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为加强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提供了政策法律的支持。如,2007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强调“中国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以消除外界对中
2014年11月,国家国有关能源需求方面的担忧[10];
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也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进行了修订,提出了一系列开放措施,并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安全等措施实现内外资一致监管;环保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一带一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未来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而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更是对“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今后,随着合作的加深,涉及的领域会更广、面临的问题肯定也会更多,这就需要政府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际合作要求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涉外企业的经济行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为止,我国尚无涉及环境侵权问题作出特别规定的单行法,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后出现的具有新特征和新类型的环境侵权问题,因此,必须完善对涉外环境侵权行为的法律制度,同时,在兼顾环境法的生态属性基础上,参考国际环境保护的有关做法,尽快建立国际性环境侵权共同求助机制。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严格落实涉外企业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如确立惩罚性赔偿的责任方式、强化对涉及境外环境侵权企业的审核、对成套项目实行企业总承包责任制和监理责任制等,以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约束“经济人”为了赚钱而罔顾别国生态环境的行为,使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进行。
三、我国政府协调“一带一路”生态环
境国际合作的措施建议
1.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制度。
第一,尽快出台“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由于“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和总人口数量多,GDP总量占比大(约占全球三分之一),政府层面在总体上的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要做到“统一思想认识,搞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规划,明
[9]
确重点方向,有力有序稳妥推进”。如何在外交上助力,推动贸易伙伴的多元化、推动欧亚经济一体化;如何加强与沿线各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对话与务实合作,开展对相关国家的绿色援助;如何确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及开发重点,使之分阶段实施,避免因“一窝蜂”全面铺开带来资金等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如何推动沿线国家构建环境利益共享机制,确保环境利益面前“国国平等”;如何做好技术标准体系、生态环保评价标准体系、海关服务标准体系与沿线国家的对接;如何增加国内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消除其他国家的猜疑和担心;如何使国内地方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相适应,等等。都要从全局出发加以规划,并尽快出台。这样做,也有利于使相关项目的落实从点延伸到面。
事实上,自2013年9月以来,中国领导人先后出访了“一带一路”沿途十几个国家,就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等对接项目的提出,也为
第6期徐燕兰: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2.发挥政府优势,为企业对外生态合作搭建平台。
政府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
势。为此,政府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对外生态合作搭建理想平台。
第一,认真吸取国内环保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合作过程中,政府除了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力争符合当地国家的环评标准和要求,尽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应在具体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层面统筹兼顾,既要有基础建设项目,也要有生态产业包括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项目;同时,结合国内产业园区建设中逐步摸索出的新模式,如:成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互联网+环保”等,在合作国中加以宣传和推广,甚至与其共建国际生态保护区,为当地企业做好榜样,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二,政府通过外交对话、组织安排好外贸出口广交会、相关机构对有关国家的事前评估尤其是环境评估等等,把相关信息提供给国内企业,给企业以必要的信息支撑和适当的引导,使其对国外资源、开发潜力、文化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对外生态合作项目的开展更加有序和有效。
第三,为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长期的金融支持,除了传统的对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外,还应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生态产业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同时,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险,降低投资国外生态产业企业的投保成本。对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生态产业的信用限额需求,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先满足。从而帮助企业认识到,企业良好的环境表现不仅不会降低利润,相反,还能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和取胜。
第四,统筹兼顾,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促使地方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有机衔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国家除了对中西部基础设施重点投入,,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交通、通讯、电网、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外,更应着力推动各地区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促进区域协同协作,“建立沿线省区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机制,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实现产业、项目、资金、人才和创新要素的优
[11]
化配置,避免无序竞争”。尤其应按照全国主体功
能区规划,推动构建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有机衔接、相互促进。
4.帮助国内企业强强联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避免“走出去”的中资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资源消耗,需要政府从国家整体的战略出发,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统筹和协调,推动企业强强联合,打造出资源、规模达到一定级别的行业巨头,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其生态宽度值越大,企业能力范围内所参与的价值链就越多,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对环境的适合度就越高,经营的风险就越小,在竞争中获胜的概率就越大[12]。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合并,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今后,政府除了继续帮助国内企业强强联合,还需帮助企业培育自身特质,构筑企业特色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
[1][2]
周宏春.将绿色化放在“一带一路”合作的优先位置[N].中国经济时报,2015-07-03.
孟东军,张清宇.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N].求是网,2015-06-24(2005-09-01),[3][4][5][6][7][8][9][10][11][12]
李素清.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9.
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
梁嘉琳.去年中国环境污染损失超2万亿[N].经济参考报,2012-03-15.
韩秉志.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373.8亿元[N].经济日报,2015-01-07.
邱耕田,李宏伟.智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新华文摘,2015(9):43.
王元璋.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概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6.
赵晓娜.一带一路战略应分阶段实施总体规划本月上报国务院[N].南方日报,2014-10-22.
张翼.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N].光明日报,2007-12-27.
王辉“一带一路”.助力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5(5):33.
胡振华,张宁辉.基于生态位构建的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分析[J].当代财经,2010(2):70.
肇庆学院学报第36卷
TheBeltandRoadEcologicalEnvironment:GovernmentalCoordination
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XUYan-lan
(TeachingDept.ofIdeologyandPoliticalTheory,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China)
Abstract:Becauseofthe“beboundtogetherforgoodorill”relationshipbetweenChinaandthecountriesalongthe“BeltandRoad”,howChinadevelopsitsbilateralormultilateralcooperationwiththesecountrieswillhavegreatimpactnotonlyonChineseinternationalimage,butalsoonthefinalsuccessoftheBeltandRoadstrategy.Therefore,theChinesegovernment,byadoptingaresponsibleattitudefromahigheradministrativelev-el,shouldtrytounderstandtheecologicalsituationsandenvironmentalcomplaintsofthesecountriesandbearinmindlessonsofhistoricalecologicalfailures,andcarryoutsuchmeasuresassettingupasoundinternationalco-operativesystemoftheBeltandRoadecologicalenvironment,buildinganecologicalcooperationplatformforChineseenterpriseswiththefunctionofapowerfulcountry,helpinglocalenterprisestodevelopinsize,features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vecapability.
Keywords:governmentalcoordination;theBeltandRoad;ecological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责任编辑:李曙豪)
(上接第10页)
AStudyonDeterminingtheAmountofAnti-DumpingDuty
LIBing-chao
(CollegeofTourismandHistoricalCulture,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Atpresent,in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therearedifferentmethodsaboutcalculationforhow
todeterminetheamountofanti-dumpingduty.Forexample,TheUnitedStatesappliesdumpingmargintodeter-mineanti-dumpingduty;TheEUandIndiaapplythelesserdutyrule.Inthispaper,thewriterwilldissertateitfromtwosides,andquotesomeclausesfromGATT1994、WTOanti-dumping.Itcontactstheindependentstatusofappropriateamountsincountervailingduty.Next,itwilldomoreanalysisfordeterminingtheamountofanti-dumpingduty.
Keywords:dumpingmargin;injurymargin;appropriateamounts;lesserdutyrule
(责任编辑:李曙豪)
第36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 Vol.36,No.6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徐燕兰 (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来…
第36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 Vol.36,No.6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徐燕兰 (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来…
第36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 Vol.36,No.6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 徐燕兰 (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姿态来…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政府协调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7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