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2-11 10:34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 2015年06期

投稿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的分析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民族交往有着诸多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的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首先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伴随着民族交往的扩大,我国民族关系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从短期看,"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民族交往,从而使民族关系面临新情况。从长期看,"一带一路"战略为各民族成员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交往以及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应对,例如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增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在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城镇化建设,为促进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在民族地区建设中心城市,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A811;D633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党和政府着眼于世界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信哲;[J];满族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岳汉景;赵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税尚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华;[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9年Z1期

2 杨荆楚;[J];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2 乌力吉;[J];前沿;2000年09期

3 鲁渝生;[J];满族研究;2001年02期

4 马颖章,郑继海;[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杨建新;[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6 周平;[J];今日民族;2002年10期

7 李忠斌;[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8 张之佐;[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9 马志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海楼,张科;[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生;;[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黎丽;陈建军;;[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徐黎丽;;[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赵健君;;[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5 杨嘉铭;;[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杨圣敏;;[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7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白振声;;[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郑洪芳;王宏晓;;[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马强;[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明浩;[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记者 吴艳;[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何龙群;[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何龙群;[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付广华;[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段煜炜;[N];承德日报;2005年

8 周竞红;[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周竞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课题组;[N];云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艳玲;[D];兰州大学;2012年

2 宋鑫华;[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蒋立松;[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路宪民;[D];兰州大学;2008年

5 周竞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刘智文;[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瑶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洁;[D];兰州大学;2009年

9 郑炜;[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冯霞;[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晔;[D];新疆大学;2008年

2 郎雪霞;[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3 杨东兴;[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莉;[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炀;[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格根塔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小飞;[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建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敏俊卿;[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阿依努尔;[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09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