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亚的繁荣与稳定”论坛综述
本文选题:中亚国家 + 上合组织 ; 参考:《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正由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亚国家论坛于2016年11月23日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与中亚的繁荣与稳定。来自中亚各国、俄罗斯、阿塞拜疆以及国内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及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和机遇、上合组织框架下各成员国的全方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Central Asian Nations Forum, sponsored by the Russian Institute of Eastern Europe and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was held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n November 23, 2016. The theme of this forum is "Belt and Road" and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n Central Asia. Close to 10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Russia, Azerbaijan and domestic countries revolved arou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as well as the all-round cooperation among member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CO, are discussed in depth.
【分类号】:F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关福;中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及对华经贸关系[J];和平与发展;1997年02期
2 井波;;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J];中亚信息;2012年10期
3 与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务实合作前景展望[J];中亚信息;2012年Z4期
4 徐恕;东欧中亚国家的中小资产阶级[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1期
5 艾莱提·托洪巴依;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向[J];新疆社会经济;2000年05期
6 ;西部开发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J];电源世界;2001年12期
7 胡红萍;中亚国家经济形势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10期
8 张明;桑进荣;;中亚国家发展对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影响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08期
9 赵常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以及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11期
10 魏晶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国和中亚国家的人文合作[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新明;夏辉;;东欧中亚国家制度转轨的代价与未来发展前景[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Bohdan Krawchenko;;中亚国家政府与学界的经济政策制定能力: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陆南泉;中、俄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俄欧亚所 赵常庆;中亚国家的发展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王大霖;我对中亚经贸须破三大瓶颈[N];国际商报;2005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所中亚研究室主任 赵常庆;中亚五国与中国西部开发[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1年
5 本报记者 朱必义 巴莎 任佩璐;近水楼台 谁先得月[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本版编辑 叶泓 贺占军 韩洁 李晓玲 李垂发;走向中亚:“五大优势”助合作[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孙壮志;中亚五国经济发展前景较乐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旭颖;中亚:蛋糕虽美,投资慎行[N];国际商报;2014年
9 本报驻中亚记者赵阳;2002:中亚国家发展年[N];法制日报;2002年
10 记者 轩辕杨子;吸引更多中亚客商投资西安[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燕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谭璐;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中亚因素[D];外交学院;2016年
2 董莉;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3 彭丽琼;“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面向中亚交通便利化建设的探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4 马述昔;中亚国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孙世伟;FDI对中亚经济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6 苏玲;“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中国中亚经贸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朱永福;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区域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6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11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