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在世界体系演进中的作用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creatively excavates the unique function of the Silk 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present world system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and to inject new ideas into the study of "Belt and Road". World system theory includes world system theory, single world system theory and 13 th century world system theory. The Silk Roa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y routes, sea and land parallel, starting in China, multi-participation, interest driven, each doing its best, uninterrupted, through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The Silk Ro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system. It linked the core areas of the world system with the semi-marginal areas, promoted the exchange of civilizations and mutual learning, and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world system,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 The silk road trade power dispute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Belt and Roa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world system, we must build a community of destiny,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building and shar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strive to strengthen connectivity.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分类号】:F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J];北方经济;2015年09期
2 阿特米·S·马尔可夫;;关于丝绸之路的数学模型[J];城市观察;2015年01期
3 邢广程;;理解中国现代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新型链接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12期
4 菲利普·博雅尔;李大伟;;16世纪之前的印度洋和欧亚非世界体系——全球史的新视角[J];南洋资料译丛;2012年04期
5 张爽;;试论早期欧亚大陆的丝绸贸易——以丝路沿线的主要国家为中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8期
6 何杰;;世界体系的变迁与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虎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N];人民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文慧;;丝绸之路在世界体系演进中的作用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06期
2 吴方浪;吴方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汉丝织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年01期
3 郑国姣;杨来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战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01期
4 杨荣国;张新平;;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核心议题与深化方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5 张双悦;邬晓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014国内文献综述[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赖明明;陈能军;蔡志刚;;汕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SWOT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10期
8 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10期
9 楼春豪;;“一带一路”的理论逻辑及其对中国-南亚合作的启示[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年04期
10 朱宏春;;中国如何应对亚投行治理和运营中的挑战?[J];南方金融;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2 邢广程;;海陆两个丝路:通向世界的战略之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中央之国”与“层圈式”世界体系[J];中国金融;2008年05期
2 李静;;由市场化国家的金融风暴引发的思考----从新旧世界体系转换谈起[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刘志明;;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述评[J];开放导报;2010年01期
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王彦伟;;资本主义结构危机[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1期
5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刘海霞;;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9期
6 张雷声;“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之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1990年05期
7 杨宜树,陈琰;关于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学——伊曼纽·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论述[J];世界经济文汇;1992年03期
8 王帅;吴宇;;非洲纳入世界体系的代价及后果[J];当代世界;2011年03期
9 王宁坤;“世界体系”理论浅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10 赵树森;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加工厂”——浅谈融入世界体系的中国及其发展策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洁;;中国自然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余伟民;;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冷战终结”[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吴苑华;;简述“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杏贵;简评《世界体系论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朱婕;中国的发展是在世界体系中的发展[N];甘肃日报;2013年
3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刘仲敬;世界体系的演变与晚清中国的国家塑造[N];深圳特区报;2014年
4 吴苑华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世界体系是5000年历史的人类历史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郭台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下何去何从[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杨雪;文明的主旋律是互动[N];光明日报;201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志强;如何理解“中国”及其“现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吴苑华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今日中国关乎未来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路爱国,,唐河;日本与现代世界体系[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任晓;全球化的力量会改变世界体系的结构本质[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梳理·国际视野·启示价值[D];吉林大学;2010年
2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德洋;当代世界体系下的美国霸权危机[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2 包秀慧;世界体系理论分析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佟通拉嘎;“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中国和平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林中威;世界体系论视域下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关系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张曦予;世界体系视域下日韩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1948-2008)[D];湘潭大学;2014年
6 王隽毅;世界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大国崛起的模式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7 张俊平;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璐;试论反体系运动的变化及其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1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26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