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认证认可制度体系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31 20:32
  认证认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目前来看,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认证认可制度性障碍已成为制约"一带一路"互认格局形成和双边认证认可深入合作的主要短板,并间接地影响到贸易便利化和双边质量治理。文章从理论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资料采集等手段,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认可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回顾"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和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证认可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采用案例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国家的认证认可制度发展脉络、产品认证制度、组织结构等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消除"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制度性障碍,推进双边互认、服务贸易便利化和加深双边企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认证认可制度体系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


印度尼西亚SNI认证logo亚国家标准总局的认可与认证活动

土耳其,国际,外交部,产品认证


内的产品,TSE认证对象主要是国内强制性认证产品,产品上市销售前需通过TSE认证,否则予以禁售或下架。例如,食品、汽车、纺织品以及工业设备等。依据欧盟CE指令,土耳其机电产品自2006年1月起取消强制性认证,实行产品自愿性认证制度。土耳其TSE认证标识如下图4所示。土耳其认可局(TüRKAKREDTASYONKURUMU,TüRKAK)成立于2001年,是土耳其国内最为权威的认可机构,隶属于外交部欧盟事务局。经由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建设,土耳其认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时至今日,土耳其已成为国际认可论坛、欧洲认证联盟和国际认可实验室合作组织等国际性、区域性多边认可体系的正式成员,与国际认可论坛、国际认可实验室签署IAF-MLA、ILAC-MLA等多项互认协议。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土耳其认可局内部已拥有1731家组织,其中,检测实验室、检查机构、人员认证机构、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和产品认证机构数量分别达到893家、255家、238家、135家、87家和70家。主要从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专业人员认证等认可事务。土耳其TüRKAK认可标识如图5所示。(5)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依然延续使用前苏联的标准化与认证制度。1992年,哈萨克斯坦开始使用独联体标准体系,并成为哈萨克斯坦国家标准的重要来源。1993年1月,《标准化与认证法》颁布,为哈萨克斯坦国内标准化与认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1999年7月,新《标准化法》取代原《标准化与认证法》生效,该法规对原内容进行大量补充和细化,最终确立了哈萨克斯坦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国家认证制度。2004年哈萨克斯坦出台《

土耳其,国家标准,来源,哈萨克斯坦


耳其已成为国际认可论坛、欧洲认证联盟和国际认可实验室合作组织等国际性、区域性多边认可体系的正式成员,与国际认可论坛、国际认可实验室签署IAF-MLA、ILAC-MLA等多项互认协议。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土耳其认可局内部已拥有1731家组织,其中,检测实验室、检查机构、人员认证机构、校准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和产品认证机构数量分别达到893家、255家、238家、135家、87家和70家。主要从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专业人员认证等认可事务。土耳其TüRKAK认可标识如图5所示。(5)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依然延续使用前苏联的标准化与认证制度。1992年,哈萨克斯坦开始使用独联体标准体系,并成为哈萨克斯坦国家标准的重要来源。1993年1月,《标准化与认证法》颁布,为哈萨克斯坦国内标准化与认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1999年7月,新《标准化法》取代原《标准化与认证法》生效,该法规对原内容进行大量补充和细化,最终确立了哈萨克斯坦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国家认证制度。2004年哈萨克斯坦出台《技术调节法》,替代原《标准化法》和《合格证法》,推动了哈萨克斯坦标准化体系、合格评定模式的国际化进程,实现国内技术标准、认证程序与国际接轨。哈萨克斯坦国家认证是GOST-K认证,包括自愿性认证与强制性认证两种方式,后者的认证范围要小于GOST-R(俄罗斯强制认证),产品主要涉及热交换器、压力设备、起重设备等。2006年2月,哈萨克斯坦技术调节和计量委员会(KA‐ZMEMST)成立,取代原哈萨克斯坦标准化、计量与认证委员会,成为国内标准化与认证工作的主管机构,隶属于工业和新技术部,下设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证认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 李建华.  中国报道. 2015(12)



本文编号:3011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011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