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气环境效率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23:15
践行绿色"一带一路"新理念,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工业化、城市化对沿线复杂脆弱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10—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7个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异质性、影响因素及节能减排的潜力,同时从σ收敛层面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气环境效率在考察期间的敛散性。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大气环境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温和下降态势;大气环境效率的变动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耦合作用影响,过低的纯技术效率是大气环境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沿线地区大气环境效率区域差异显著且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省市之间大气环境效率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收敛的趋势。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4(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整体大气环境效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2010—2017年均值)
“一带一路”沿线整体及四大地区大气环境效率及其分解指数(2010—2017年均值)
“一带一路”沿线17省(区、市)大气环境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布(2010—2017年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大气环境效率、要素流动与经济产出互动关系研究[J]. 蔡婉华,叶阿忠. 软科学. 2019(11)
[2]财政分权、政策协同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群面板数据分析[J]. 孙静,马海涛,王红梅. 中国软科学. 2019(08)
[3]基于三阶段SBM模型的湖南省碳排放绩效评价[J]. 王兆峰,杜瑶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分析[J]. 周旭东,吕光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效率的时空异质性与驱动因素研究[J]. 汪克亮,史利娟,刘蕾,杜宇,孟祥瑞,杨宝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3)
[6]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包含碳排放的SBM与GML指数模型[J]. 杨恺钧,毛博伟,胡菡.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中国大气环境绩效的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基于200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汪克亮,杨力,孟祥瑞.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9)
[8]天津大气环境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何为,刘昌义,郭树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1)
[9]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APEC能源效率研究[J]. 陶雪萍,王平,朱帮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10]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J]. 范丹,王维国.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07)
本文编号:3079151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4(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整体大气环境效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2010—2017年均值)
“一带一路”沿线整体及四大地区大气环境效率及其分解指数(2010—2017年均值)
“一带一路”沿线17省(区、市)大气环境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布(2010—2017年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大气环境效率、要素流动与经济产出互动关系研究[J]. 蔡婉华,叶阿忠. 软科学. 2019(11)
[2]财政分权、政策协同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群面板数据分析[J]. 孙静,马海涛,王红梅. 中国软科学. 2019(08)
[3]基于三阶段SBM模型的湖南省碳排放绩效评价[J]. 王兆峰,杜瑶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分析[J]. 周旭东,吕光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效率的时空异质性与驱动因素研究[J]. 汪克亮,史利娟,刘蕾,杜宇,孟祥瑞,杨宝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3)
[6]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包含碳排放的SBM与GML指数模型[J]. 杨恺钧,毛博伟,胡菡.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7]中国大气环境绩效的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基于200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汪克亮,杨力,孟祥瑞.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9)
[8]天津大气环境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何为,刘昌义,郭树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1)
[9]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APEC能源效率研究[J]. 陶雪萍,王平,朱帮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10]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J]. 范丹,王维国.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07)
本文编号:3079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0791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