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19:42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为了避免中国重蹈加入WTO以后碳排放量急剧增长的覆辙,防止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打"低碳牌"来遏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必须平衡经济增长和碳减排的关系。从协同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了中国的协同度并探索了影响该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2000—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协同度先降后升,协同度较弱但整体趋势向好;能源强度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低碳化的"一带一路"的建议与对策。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8(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回溯
1. “一带一路”———意义、风险与挑战
2. 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视角下的思考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
1. 协同度模型
( 1)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 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2. 灰色关联模型
3.变量与数据
(1)变量选取
(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四、实证结果
1. 协同度模型结果与解读
( 1) 复合系统协同度及其解析
( 2) 基于两大子系统的解析
2. 灰色关联模型实证结果与解读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J]. 赵天睿,孙成伍,张富国. 经济问题. 2015(12)
[2]“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风险与挑战以及几点建议[J]. 孙振宇.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04)
[3]“一带一路”战略的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王义桅,郑栋. 东北亚论坛. 2015(04)
[4]“一带一路”战略刍议[J]. 陈俊杰. 经济论坛. 2015(06)
[5]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 卢锋,李昕,李双双,姜志霄,张杰平,杨业伟. 国际经济评论. 2015(03)
[6]“一带一路”重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J]. 张茉楠. 发展研究. 2015(05)
[7]“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 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 2015(01)
[8]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J]. 王文涛,刘燕华,于宏源. 地理学报. 2014(09)
[9]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的测度、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1990—2009年[J]. 华坚,任俊.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J]. 涂正革.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混沌学与协同学在我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应用[D]. 徐浩鸣.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4529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8(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回溯
1. “一带一路”———意义、风险与挑战
2. 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视角下的思考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
1. 协同度模型
( 1)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 2)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2. 灰色关联模型
3.变量与数据
(1)变量选取
(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四、实证结果
1. 协同度模型结果与解读
( 1) 复合系统协同度及其解析
( 2) 基于两大子系统的解析
2. 灰色关联模型实证结果与解读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J]. 赵天睿,孙成伍,张富国. 经济问题. 2015(12)
[2]“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风险与挑战以及几点建议[J]. 孙振宇.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04)
[3]“一带一路”战略的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J]. 王义桅,郑栋. 东北亚论坛. 2015(04)
[4]“一带一路”战略刍议[J]. 陈俊杰. 经济论坛. 2015(06)
[5]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 卢锋,李昕,李双双,姜志霄,张杰平,杨业伟. 国际经济评论. 2015(03)
[6]“一带一路”重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J]. 张茉楠. 发展研究. 2015(05)
[7]“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 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 2015(01)
[8]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J]. 王文涛,刘燕华,于宏源. 地理学报. 2014(09)
[9]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的测度、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1990—2009年[J]. 华坚,任俊.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J]. 涂正革.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混沌学与协同学在我国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应用[D]. 徐浩鸣.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4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514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