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16:1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江苏省海陆交汇的特殊区位给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引发外贸行业人才需求的新常态。对标江苏外贸人才需求的新常态,文章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供给侧情况进行SWOT分析,再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与课程资源建设、实训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可行的优化路径。 

【文章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江苏省外贸人才需求的新常态
    1.1 持续增长的进出口规模引发江苏省外贸人才需求量稳步增加
    1.2 江苏企业“走出去”亟需一批具有小语种优势的外贸人才
    1.3 海关通关政策的不断优化需外贸人才能及时响应通关政策的更新
    1.4 对于江苏省的出口强势产品需具备一定产品知识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专业开设时间较长,教学资源积累较为丰富
        2.1.2 向行业输送大量外贸类人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1.3 教学载体多样化,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特点
    2.2 劣势
        2.2.1 师资结构单一
        2.2.2 校外实训场所不足
        2.2.3 跨境电商类课程开设不足
    2.3 机会
        2.3.1 专业供给侧资源的稀缺性
        2.3.2 江苏省民营企业出口增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2.4 威胁
        2.4.1 随着海关深化改革新政变化,学生实训软件更新滞后
        2.4.2 普通高中的扩招政策引发五年制高职生源下降,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3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报关专业与国际货运专业供给侧改革路径分析
    3.1 课程体系设置
        3.1.1 加强英语课程群的建设
        3.1.2 开设第二外语及小语种选修课
        3.1.3 调整优化专业课设置
        3.1.4 增设强势商品通识课程
        3.1.5 博雅教育、传统文化、综合管理课程“三驾马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2 师资与课程资源建设
        3.2.1 外聘外贸行业的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
        3.2.2 教学资源校校、校企共建共享
    3.3 实训的设计与实施方面
        3.3.1 设计多层次专业实践
        3.3.2 通过联合开发等方式更新软件实训资源
        3.3.3 基于创业平台实训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外贸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 张惠.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2)
[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龙岩学院为例[J]. 刘秀敏.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薛鹏,武戈,邵雅宁.  对外经贸. 2015(12)
[4]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室建设探讨[J]. 阳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06)



本文编号:3628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628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