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2-02-21 00:42
联合国《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明确指出,减轻灾害风险是全世界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落实国际层面的努力与共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需要针对区域灾害与社会经济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综合考虑"一带一路"区域的自然灾害特征性、孕灾承灾环境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等现状,提出了"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多层次、多元主体协同、覆盖灾害风险管理全周期,以域内国家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高层制定框架协议引导,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的灾害风险协同管理的模式。协同的内涵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协同、上下管理层级的协同、利益相关方的协同、灾害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协同等方面,即纵向协同、横向协同和链式协同,达成最大共识,汇聚各方资源,提高"一带一路"区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导报. 2020,38(1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减灾理念的转变:从灾害管理到灾害风险管理
2“一带一路”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2.1现阶段“一带一路”区域国家风险管理
2.1.1意大利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2.1.2英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2.1.3尼泊尔地震风险管理
2.1.4欧盟国家间协作的灾害风险管理
2.2灾害风险管理的挑战
2.2.1国家间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大
2.2.2欠缺有效的减灾政策制度和法律构建
2.2.3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2.2.4信息交流不通畅,数据共享困难
2.2.5国家间缺少可执行的协作机制
3“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
3.1基本原则与机制
3.2模式特点
3.3模式内容
4结论
本文编号:3636141
【文章来源】:科技导报. 2020,38(1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减灾理念的转变:从灾害管理到灾害风险管理
2“一带一路”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2.1现阶段“一带一路”区域国家风险管理
2.1.1意大利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2.1.2英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2.1.3尼泊尔地震风险管理
2.1.4欧盟国家间协作的灾害风险管理
2.2灾害风险管理的挑战
2.2.1国家间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大
2.2.2欠缺有效的减灾政策制度和法律构建
2.2.3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2.2.4信息交流不通畅,数据共享困难
2.2.5国家间缺少可执行的协作机制
3“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
3.1基本原则与机制
3.2模式特点
3.3模式内容
4结论
本文编号:3636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6361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