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战略与海南“中国旅游特区”发展

发布时间:2017-05-27 02:04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与海南“中国旅游特区”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分析该战略与旅游业、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对海南发展"中国旅游特区"的现状、内涵、背景、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以及发展愿景等内容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发现,海南"中国旅游特区"在发展理念、发展内容、发展形式、运作方式与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有所拓展创新,有利于海南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解决旅游业发展的现有问题,实现旅游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海南发展"中国旅游特区"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优势和机遇是发展的主流。"中国旅游特区"的发展愿景主要表现在海南整体旅游目的地的规格档次、国际化程度和产品多样化水平等方面。最后根据"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和海南旅游产业现状,提出树立发展理念、完善支持配套政策、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特色产品体系等对策。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旅游特区 SWOT-PEST方法 发展策略 海南省
【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QN)15-15]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nky2015-17) 海南省2015博士点(地理学)建设基金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125;F592
【正文快照】: 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一带一路”中国丝绸之路区域发展战略(简称“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初步提出至2015年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以“走出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是统筹中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兵;南宇;;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2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1期

3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4 刘慧;叶尔肯·吾扎提;王成龙;;“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5 程哲;王守清;;我国民营资本参与医院PPP的PEST-SWOT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6 吴军;;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旅游学刊;2007年08期

7 柳思思;;“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J];南亚研究;2014年02期

8 盛毅;余海燕;岳朝敏;;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特性及战略重点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01期

9 唐德鹏;;联合发展旅游重兴“丝绸之路”[J];开发研究;1987年02期

10 黄少辉;傅轶;陈波;詹伟芳;骆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以“南海一号”古商船为例[J];热带地理;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耀;;“旅游境区”研究——以海南旅游创新发展的探索为例[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京市旅游局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张慧光 安金明 王维佳 王建军 果宇;[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吴必虎 朱虹;[N];中国旅游报;2015年

3 王兴斌;[N];中国旅游报;2015年

4 本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 沈仲亮 邢丽涛 吴俊;[N];中国旅游报;2015年

5 ;[N];海南日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彭青林;[N];海南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旭芳;沈山;安宇;;京杭大运河苏鲁区段旅游协作联盟构建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2 李飞;宋金平;马继刚;;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塑造与区域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3 鲁明勇;尹贻梅;;区域旅游开发中的“同类质资源悲剧”博弈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杨效忠;张捷;彭敏;;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10期

5 沈山;沈正平;孙旭芳;马晓冬;安宇;;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及其构建——以运河文化主题协作联盟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6 段圣奎;;区域旅游整合发展演化模式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9年06期

7 郑伯红;杨靖;;县域旅游协作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6期

8 陈浩;陆林;郑嬗婷;;国内外旅游合作关系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9 罗富民;;区域旅游合作与旅游经济增长——基于旅游经济特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4期

10 毕建涛;王星星;;空间信息技术在丝绸之路历史变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耀星;刘少艾;杨武恒;;闽东北五市旅游资源整合刍议[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生卫;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温秀;区域旅游合作主体行为与合作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新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芦苇;潞绸技术工艺与社会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托玛索·泼罗扎朵(Tommaso Previato);中国丝绸之路甘青段人口迁徙与民族格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恩宇;道路、发展与权力[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石丹;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祝晔;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成竹;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红;文明互动中的古罗马与东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艳艳;上海对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红兵;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贺;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5 何俊阳;环洞庭湖旅游合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乐;广东阳江海陵岛旅游季节性及其地方响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高薇;国家桥头堡战略下云南旅游业国际区域合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谭志蓉;攀西地区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飞;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10 余凯;敦煌悬泉置遗址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永建;赵新博;王盈盈;王守清;;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SWOT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2 曾宝成;李四聪;李坚;谢江红;;湖南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基于SWOT-PEST分析范式[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3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4 张津梁;;科学开发 深度合作 共同打造现代丝绸之路大旅游格局[J];大陆桥视野;2007年08期

5 刘永忠;;整合沿线资源 强化区域协作 携手打造新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J];大陆桥视野;2007年08期

6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7 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8 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9 李并成;论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04期

10 闫卫阳;王发曾;秦耀辰;;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赵洵;[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浩捷;丝绸之路旅游可持续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惠芳;;试论西安旅游特区的开辟与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信息广角[J];改革与开放;1992年07期

3 涂人猛,聂江;建立旅游特区的理论探讨[J];社会科学家;1993年05期

4 杨路塔;;西线旅游与民俗——黄果树市(或旅游特区)建构与布依族传统文化开发的思考[J];布依学研究;1997年00期

5 江军;过建春;;海南中部建设生态旅游特区的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付倩倩;;会是一个“旅游特区”吗?[J];决策;2012年11期

7 沈┷

本文编号:398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98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