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基于“集聚系统论”创新“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方式

发布时间:2025-02-15 10:08
   模块网络化兴起、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孕育和地缘格局变迁给中国带来机遇与挑战,创新并优化"一带一路"建设方式确有必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转向"再生产循环相统一"的"集聚系统论",即依据模块网络化原理,将内外一体化大市场与延伸至公共服务的全产业链结合为整体系统来考察,从而使"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经济的空间格局、发展走势和生产演进特征相对接。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聚焦中心市场,依托多层次区域生产网络,打造国内转型升级战略重心区,建构"多式联运港区城"差异化支点,并基于此架设"枢纽-干线-网络"高速通道体系,以及通过创建层级网络公共治理体系,来定制化供给国际公共服务。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图2 基于“集聚系统论”的“一带一路”建设思路

图2 基于“集聚系统论”的“一带一路”建设思路

第二,区域生产网络是服务于中心市场的重要生产支撑平台。世界经济演进到当前时代,中心市场一方面消费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主要是高盈利、高租金承受能力的新兴生产或服务的聚集所在地,因而,盈利能力和租金承受能力较低的生产制造就趋向于空间外移。其一,距离中心地越近,越容易供给产品,中心市场的....


图3 “一带一路”支点建构与国际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图3 “一带一路”支点建构与国际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第三,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决定基于不同地理特征可以发展各异的“多式联运港区城”支点。海洋运输曾是历史上规模效应最为显著的流通方式,因此,海港支点是“港区城”支点的首要形式。随着小批量、多批次运输需求的攀升,以及运输方式的现代化,多种运输方式所能达到的规模效应不断提升,由此为多元“港....


图1 “集聚系统论”的内涵

图1 “集聚系统论”的内涵

模块网络化生产方式的兴起,其一,使生产流程分解为专业化模块,并组成网络组织协同应对异质消费需求变化,分工深化为以信息、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科技产业革命开辟路径。其二,随着模块厂商对专业化程度、敏捷反应要求的提高,其自身一方面对公共服务产生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难以自我供给,从而转向从外部....



本文编号:4034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4034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