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超额储蓄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台湾超额储蓄问题探析
【摘要】:台湾超额储蓄问题日益严重,正对台湾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台湾内部政治生态与意识形态影响到台湾经济政策特别是大陆政策与时俱进的调整,使得台湾日益边缘化,发展环境与投资环境持续看坏,进而导致内部投资意愿持续下降。因应超额储蓄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正确处理两岸关系,以改善台湾的发展环境与投资环境,进而促进投资、经济发展与薪资提升,扭转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实践中,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两岸经贸活动的正常化与自由化,另一方面应主动融入大陆"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并争取大陆支持拓展外部经济空间。
【作者单位】: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
【关键词】: 超额储蓄 台湾经济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合作研究”(15JJD810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海峡两岸民间社会桥接模式和路径研究”(13JJD81001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研究”(13&ZD052)
【分类号】:F126.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长期以来,受东方文化传统影响,东亚经济体的储蓄率一直在高位徘徊,[1]一般达到35%-40%。相较于西方社会平均储蓄率一般在20%以下,高储蓄率成为东亚经济体的显著特征。在东亚发达经济体高速增长时期,大部分储蓄被有效导入生产性投资,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协同联动,保证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江林;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J];台声;2000年01期
2 杨建明;;震后复苏台湾经济全速前进[J];财经界;2000年01期
3 陈克明;世纪末的台湾经济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2期
4 陈文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1年01期
5 蒋成;影响台湾经济走出低谷的四大病因[J];两岸关系;2001年09期
6 张丽芳;民进党执政一年台湾经济回顾与评估[J];台声;2001年07期
7 王鹏;美国“9·11”事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厦门科技;2001年06期
8 刘建兴;台湾经济开始下沉——台湾经济回顾与展望[J];统一论坛;2001年01期
9 胡石青;;台湾经济寻求出路[J];科技智囊;2001年07期
10 李非,王鹏;世纪初年台湾经济呈现“五低三高”[J];开放潮;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群服;;浅谈台湾传统产业——借鉴和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莫世祥;;台湾开放陆资入台的政策演进[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翔鹤;;日据初期台湾企业形态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曹小衡;;当前台湾经济的几个特点与两岸经济合作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魏萼;;台湾的闽南文化与经济[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邓利娟;;试析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的改变[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福星;;台湾经济与两岸贸易状况分析[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北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第十四章 闽台港经济发展连接模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陆资纾困台湾经济[N];团结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高杨;不应让“反陆”情绪绑架台湾经济[N];人民政协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李炜娜;是谁绑架了台湾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4 本报记者 甘玲;台湾经济四面楚歌[N];证券时报;2001年
5 特约记者 罗仰明;广东省将超越台湾成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平;台湾经济还经得起几年蹉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马淑静邋作者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经理;亚洲经济大复兴没台湾的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王大江;外商加快“撤离台湾”[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记者 方黎;广东经济总量将超台湾成第一经济大省[N];商务时报;2007年
10 薛建;祖国大陆带给台湾的利益远胜“美日欧”[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玉冰;中国大陆沿海与台湾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与整合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巍;两岸贸易及其对台湾经济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树云;台湾“戒急用忍”经贸政策论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艳芳;中国大陆、台湾与东盟之间投资相关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张竞扬;两岸贸易对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华;台湾社会贫富差距的控制及对大陆的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6 黄鸿;“南向政策”视阈下台湾对越南投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7 孙喜运;两次金融危机对韩国与台湾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李晨;台湾地区产业发展经验给无锡的借鉴[D];同济大学;2006年
9 黄业春;明清台湾、琼州与大陆的贸易比较[D];暨南大学;2013年
10 贺成;蒋经国时期台湾地区经济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台湾超额储蓄问题探析
,
本文编号:51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51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