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中印贸易失衡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4:06

  本文关键词:中印贸易失衡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印关系 贸易失衡 顺差转移 结构性失衡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亚洲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山水相邻,经贸关系往来历史悠久,中国逐渐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国。印度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环印度洋南亚大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主要参与国,中国继续深入和印度经贸合作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规模逐步增大,成为阻碍两国经贸合作巨大障碍。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不仅引起印度官方的担忧以及对我国的抱怨,同时贸易保护倾向也逐步增强,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不断,不断引发双边贸易摩擦,对两国的长期经贸合作、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及我国的产能输出极为不利;同时,我国对印度庞大的贸易顺差也是我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的一个缩影,长期规模巨大的贸易顺差势必会使我国成为世界各国贸易调查与处理的众矢之的。近几年,我国成为各种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调查的主要受案国家,阻碍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另外,庞大的贸易顺差也使得我国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面临升值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国际贸易市场,结合双边贸易趋势,深入研究中印贸易失衡特征,正确认识双边失衡并缓和贸易失衡形势、减少贸易摩擦尤为必要。平衡双边贸易既符合印度的利益诉求,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与印度的长期经贸合作关系,切实实施好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最后,中印贸易失衡也是我国对大多数国家失衡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分析中印贸易失衡案例,对于我国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促进贸易平衡、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对中印贸易失衡作出系统分析,就中印贸易合作的现状、失衡的特征、失衡的原因与对策进行详细研究。本文的内容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和创新点难点分析。第二章具体阐述中印贸易的现状,提出问题。第三章主要阐述中印贸易失衡的特征,从贸易方式、贸易结构、贸易地位、贸易强度等角度具体分析。第四章具体阐释中印贸易失衡的根源,找到印方对我国商品贸易失衡的主要品种结构与种类,从而有针对性地缩减贸易失衡的规模。第五章就解决中印双边贸易失衡规模提出思考和建议。研究发现,中印贸易失衡具有一般性、特殊性、阶段性与不成熟性、顺差转移效应,导致两国贸易失衡因素有国际性因素、结构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其他因素。
【关键词】:中印关系 贸易失衡 顺差转移 结构性失衡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一、选题背景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4
  • 一、研究贸易失衡的文献综述11-13
  • 二、研究中印贸易的文献综述13-14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难点、不足之处与研究方法14-16
  • 一、研究创新点、难点14
  • 二、研究不足之处14
  • 三、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中印贸易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16-24
  • 第一节 中印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增速放缓16-17
  • 第二节 印度进口市场向中国转移,双边贸易失衡持续恶化17-20
  • 一、印度进口市场逐步向中国转移17-19
  • 二、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恶化19-20
  • 第三节 中印贸易摩擦逐步升级、隐患较多20-24
  • 第三章 中印贸易失衡的特征分析24-42
  • 第一节 国际贸易背景下中印贸易失衡特征24-32
  • 一、中国外贸出超、印度外贸入超成为趋势24-26
  • 二、中印贸易失衡与各自国际市场贸易失衡趋势相同26-27
  • 三、中印贸易失衡的一般性与趋势性27-29
  • 四、中印贸易失衡的特殊性与不成熟性29-32
  • 第二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商品结构特征32-38
  • 一、中印贸易商品结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33-34
  • 二、中国对印度顺差商品结构34-36
  • 三、中国对印度逆差商品结构36-38
  • 第三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贸易地位特征38-42
  • 一、贸易结合度不高且不对称38-41
  • 二、对彼此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41-42
  • 第四章 导致中印贸易失衡的因素分析42-66
  • 第一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国际性因素42-46
  • 一、国际产业转移与生命周期理论42-43
  • 二、贸易转移与顺差转移效应43-46
  • 第二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要素禀赋与商品竞争力因素46-53
  • 一、要素禀赋差异46-47
  •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47-49
  • 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49-53
  • 第三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结构性因素53-58
  • 一、中印产业结构的差异53-56
  • 二、经济发展结构差异56-57
  • 三、财政收支结构与需求结构差异57-58
  • 第四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贸易方式因素58-63
  • 第五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政策性因素63-64
  • 第六节 中印贸易失衡的统计口径误差因素64-66
  • 第五章 关于平衡中印贸易的对策思考66-82
  • 第一节 结合要素禀赋,合理开展贸易与投资66-70
  • 一、继续推动印度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投资”合作67-68
  • 二、推动印度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的“投资出口引致”合作68
  • 三、推动我国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的“投资进口替代”合作68
  • 四、推动双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投资反向进口”合作68-69
  • 五、优化投资环境,便利投资条件69-70
  • 第二节 有针对性的开展两国产业合作70-74
  • 一、推动中印农业合作、妥善解决双边有关产品的关税问题71-73
  • 二、深入制造业合作,拓展新型产业合作领域73-74
  • 第三节 促进中印服务贸易发展74-78
  • 一、加快旅游业服务贸易合作75-76
  • 二、推动电影等文化娱乐业的贸易合作,建立电影论坛76
  • 三、继续深入在电子信息、电脑、IT以及“互联网+”的合作76-77
  • 四、加强药品注册、监管合作与医疗保健合作77-78
  • 第四节 共同推动自贸区建立78-82
  • 一、加强沟通、规范贸易秩序、妥善处理贸易纠纷78-80
  • 二、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中印自贸区建立80-82
  • 结论82-83
  • 附录83-85
  • 参考文献85-89
  • 致谢89


本文编号:524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524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