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兴湖废:明清以来河东“五姓湖”的开发与环境演变

发布时间:2018-02-10 11:05

  本文关键词: 明清 五姓湖 开发 兴废 环境 出处:《中国农史》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厘清长泽、张扬池、晋兴泽与五姓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五姓湖名称始于明代,其大规模开发利用亦肇始于明代。明清两代为了维护解州盐池的安全和利益,河流改道或清淤并不率先考虑五姓湖的安危。在以盐池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中,五姓湖只是与涑水河、姚暹渠一样作为盐池的防洪体系而存在,人为因素影响极大。故而,明清两代五姓湖始终处于时兴时废的状态,其湖水的干涸并非近代以后才出现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 to clarify the long Ze, Zhang Yangchi,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 and Langmuir five surname lake, five surname lake name began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lso began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wo generations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state security and interests in, or not to consider the river dredging five surname Lake in safety.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as the center of the lake, and just five surnamed Su River, Yao Siem drainage flood control system as Yanchi and the existence of man-made factors greatly. Therefor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wo generation five surname lake is always rising waste dry state, not the lake water in the later.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48;TV88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夏;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百分之十九[J];中国技术监督;1995年06期

2 席凯原;;山区微水电的开发利用[J];适用技术之窗;1999年06期

3 赵治军,闫保智,斯庆;敖勒召其镇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5年03期

4 徐邦斌;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5年22期

5 罗锦红;;丰顺县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4期

6 池文法;;东光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之我见[J];河北水利;2006年02期

7 张杰华;高飞;吴殿成;董长虹;;浅谈千山区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和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8 李强;;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J];地下水;2006年05期

9 蔡荣朸;;对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几点建议[J];人民珠江;2006年04期

10 董艳艳;王红瑞;;北京市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钦从;;外流域调水对泉州水资源配置必要性分析[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伊森昌;;青海境内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浅析[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3 何为;;西、北江三角洲水网系统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为;;西、北江三角洲水网系统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双瑞;陈维杰;双书东;;豫西山丘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关键技术[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英华;李冬景;王黎生;;浅析菏泽市节水型社会建设[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7 谢世友;罗鉴银;;重庆市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可持续利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刘金钊;;潍河(昌邑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河道生态建设[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百仓;马军;余海艳;黄社华;;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白国平;白月波;潘新源;;开发降水资源 建设生态包头[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学珍 罗树国;关于黄河淤背区开发的思考[N];黄河报;2006年

2 顾瑞珍邋顾玲;将黄河水电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兴业富民相结合[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访谈采写:本报记者 毕玉娟 杨敏仪 黄涛 李先明;黄柏青:以河为镜可以正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吴亚鹏 顾芷衡;水危机“逼近”贵阳[N];贵阳日报;2007年

5 张光义;“公地悲剧”可以避免吗[N];黄河报;2007年

6 记者 骆耀明;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并举[N];徐州日报;2011年

7 伍学忠(作者单位:曲江区环保局);浅谈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N];韶关日报;2006年

8 王国宾;加快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记者 欧阳新华 张清;泾河甘肃开发利用区水质污染严重[N];黄河报;2011年

10 记者李耘、实习记者闫妮莎;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N];太行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兴国;陕西省水资源禀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王顺久;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左仲国;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石瑞花;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高镔;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朝晖;面向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8 王增发;中小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模型研究--无定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实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9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红明;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张建怀;黄河山东段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田术存;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李静;宝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满银;敦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孙超;塔坡水库综合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海成;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8 杨萍;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禹;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及其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媛媛;缺水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综合治理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00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00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