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唐朝最早“策学”之作考证
本文选题:唐初 切入点:策论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唐初的科举考试,不论进士科、明经科、制科都试策问。为了应对科考,举子习作策论,官员也撰写作为辅导性质的策论,大量策论遂应运而生,从而在唐代形成一种特殊文体——策论。研究唐代的策论,则成为"策学"。时至今日,唐代时务策留存甚少,能够确定的最早的科场进士时务策,为贞观间上官仪之进士对策。至于作为习作或辅导性质的策学之作,有学者认为中唐诗人白居易成书于元和间的《白氏策林》四卷是唐代留存至今的最早策学著作。其实,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唐代保存至今的最早策学之作,当属日藏《令集解》中所载唐太宗贞观初魏徵撰写的进士《时务策》,它比《白氏策林》早出一百七十年左右。
[Abstract]: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hether in the discipline of Jin Shi, Ming Jing, or the discipline of system, was tried and asked.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scientific examination, officials wrote the theory of policy as a kind of guidance, and a large number of policy theories came into being. Thus, in the Tang Dynasty, a special style was formed-the theory of strategy. To study the theory of strategy in the Tang Dynasty, it became a "strategy study". To this day, the time policy of the Tang Dynasty is very few, and the earliest policy of the branch field can be determined.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fourth volume of "Bai Shi Zilin" written by Bai Juyi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in the Yuan Dynasty is the earliest masterpiece of the Tang Dynasty. In fact, Up to now, the earliest masterpiece of the Tang Dynasty preserved so far is the Jin Shi "Shi Wu Strategy" written by Tang Taizong's Zhenguan early Wei Zheng in Jizang "Ling Ji Jie", which is about 170 years earlier than "Bai's Tseri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Z008)
【分类号】:K2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冬梅;再论隋炀帝的巡狩[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张中宇;“一篇长恨有风情”考辨——兼及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曾祥波;从宋初政治的崇文倾向看宋诗气质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孟二冬;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江合友;;唐代女冠诗人的婚姻境遇及其人生选择——以李冶、鱼玄机和薛涛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黄攸立;五轮名称起源考辨[J];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04期
7 李俊方,李惠娟;民主与为民作主——古代雅典民主与中国古代民本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庄勤珠;论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锦旺;汉乐府“采诗”说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群丽;《杜诗详注》注文疑误举隅[J];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锦绣;;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所载给粮标准考——兼论唐代的年龄划分[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7 赵贞;唐五代星占与帝王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乜小红;唐五代畜牧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郝黎;唐代官吏惩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李钟武;王夫之诗学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清波;仕唐三韩人事迹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智慧;李翱年谱稿[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莉;杜荀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春蓉;唐代大理寺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玫;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娟;李商隐咏史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薛峰;序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崔岩;论唐代科举制的匡时济俗功能[D];山西大学;2004年
9 魏小虎;《事类赋注》的文献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学成;白居易矛盾心态简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清如;论唐初史学发达的原因[J];华夏文化;2000年03期
2 艾尔曼;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04期
3 程遂营;唐初统治集团观念变革刍议[J];学术论坛;2000年04期
4 瞿林东;令狐德h吞瞥跏费J];人文杂志;1982年01期
5 朱新屋;;制度的空隙:唐初的储君制度与武则天的上台论略[J];黑龙江史志;2009年12期
6 郭扬 ,慧之;“开元通宝”还是“开通元宝”?[J];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7 夏诗荷;唐初设馆修史原因考论[J];华夏文化;2002年04期
8 徐栩,刘天雪;唐初无神论学者——傅弈[J];中州今古;2003年02期
9 刘方玲;唐初文学馆与储位之争的关系论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杨春俏;;北宋熙宁变法前诗赋取士制度的沿革[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新亚;;唐初徭役考辨[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2 沈世培;;试论唐初政治上的王道复古[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3 卢开万;;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4 张荣芳;;唐代史书对百济的记载与认识[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5 杜文玉;;从唐初官制看李世民夺位的基本条件[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6 徐本立;;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7 江巧珍;孙承平;;明代《千家姓》的发现与考证[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8 张丽明;;彬县大佛寺、龙门宾阳南洞与初唐政治[A];唐史论丛(第六辑)[C];1995年
9 王宁;;唐代钱币对后世钱制的负面影响[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10 张文华;;隋及唐前期淮南农业的发展[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瑞赞;唐初南北四“温州”[N];温州日报;2010年
2 历科;唐初法律形式的源与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朝阳日报记者 姜野 记者 苗家生;朝阳市发现大规模唐墓葬群[N];光明日报;2003年
4 张生;如果我们有了梦回唐朝的幽思[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陈有期;践神约李绩始建南岳庙[N];衡阳日报;2006年
6 潮白;唐朝的一次“钓鱼式”执法[N];南方日报;2009年
7 王树连;隋唐疆域的拓展[N];中国测绘报;2006年
8 李乔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代固始移民对闽文化形成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李学纯 朱凤英;崆峒山塔始建年代辨析[N];平凉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易飞 通讯员 王夫之;中国楹联史向前推进300年[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福秀;《法苑珠林》分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林;西魏至唐初长安政权对河曲地区的经营[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翦俊伟;唐初北方主要割据政权政区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陆翠安;鸣凤政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俊生;武德贞观年间给复探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保宏彪;唐高祖至高宗时期益州行政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飞;试论贞观统治集团的民本思想[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玉芳;《文选》李善注引《汉书》考校[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虎;李唐政治军事集团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霞;从唐代礼制看唐代婚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乔玲;安史之乱前后河东地区地位之转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7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0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