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青苗法利率新认识
本文选题:王安石变法 切入点:青苗钱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宋代青苗钱年利率与借贷使用时间有关,与年发放次数并无直接关系,而若不能知晓具体使用时间,则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年利率。
[Abstract]:The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young seedling money in Song Dynasty is related to the time of use of loan and ha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times of annual distribution, but if the specific time of use is not known, the annual interest rate can not be calculated accuratel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D929;F832.9;K2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7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汉生;王安石《诗义》的法家思想[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01期
2 邓广铭;王安石——北宋时期杰出的法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3 葛金芳;陈方清;;熙宁新法的富民与富国之争[J];晋阳学刊;1988年01期
4 陈栋;北宋国情与熙宁变法[J];晋阳学刊;1990年06期
5 百家;;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J];炎黄春秋;2006年12期
6 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人[J];党建;2007年07期
7 解玺璋;;梁启超为何要写《王荆公》[J];博览群书;2010年04期
8 李华瑞;;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变法[J];文史知识;2011年01期
9 王学泰;;王安石如何“理财”[J];领导文萃;2011年08期
10 王雅轩;南宋话本《拗相公》的反动实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敏;;张载与王安石变法之比较[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岸茂;;王安石变法中的先后缓急[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3 韩毅;;学术史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研究——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读后[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少海;刘毅;;陆九渊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考辨[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卢明;;《水浒传》写“洪太尉误走妖魔”是影射王安石变法[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6 陈美林;;《〈宋元春秋〉序》略评[A];水浒争鸣(第一辑)[C];1982年
7 黄国石;林应标;;宏观需求系统的鲁棒调节[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王全民;;累加法确定资本化率中使用安全利率的分析[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利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庆振轩;;实用人材是至公——黄庭坚的秘书生涯及其用人方略[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昊然;利率消息受关注[N];汕头日报;2006年
2 关亚玫;恒指“静观”美联储利率[N];证券日报;2004年
3 刘日红;欧洲央行下调主导利率[N];国际商报;2003年
4 姚;美联储维持现利率[N];国际商报;2004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 张斌;利率与汇率下一步怎么走[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郭茹;资金面预期有变3月期央票利率亦升8基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记者 祁和忠;汇率与利率因素创造局部机会[N];国际金融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唐福勇;住房信贷利率上升能否“掐紧”房价“脖子”?[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9 谭雅玲;利率使石油与黄金逆向运行(上)[N];中国黄金报;2004年
10 胡进之;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比例高达9成[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明良;王安石政治哲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晓珊;历史地理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D];北京大学;2011年
3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金旺;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文书;宋代借贷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于瑾;利率期限结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陈震;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运锋;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蔚;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史红芳;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范天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田志强;利率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沈忠泉;对我国利率政策绩效的实证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闻永刚;民间借款合同的法律调整[D];延边大学;2007年
8 龚澄;中国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及利率和汇率政策协调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9 张华华;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杨燕敏;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及其修正[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8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