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与清真寺

发布时间:2018-05-24 22:07

  本文选题:明代 + 宦官 ; 参考:《回族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文章集中讨论了明代宦官参修清真寺的原因、目的以及宦官与清真寺、回回民间社会的关系,提出参与清真寺修建活动的宦官并不一定都是回回人,宦官作为天子近侧之人,他们通过介入信仰活动,沟通地方社会与国家中枢之间的关系,其政治目的不容忽视。而回回宦官是清真寺尤其是京师清真寺修建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回回宦官透过清真寺参与到回回人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
[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asons and purposes of eunuch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mosques in the M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unuchs, mosques, and civil society, and points out that eunuch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sques are not necessarily Hui people, and eunuchs are the people near the son of Heaven. Their political purpose can not be ignored by intervening in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l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society and national center. The Hui eunuchs are important supporter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osques, especially the Peking mosques. The Hui eunuchs take part in the daily life of Hui people through mosqu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48;K878.6;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桂林;郑和下西洋与妈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王东平;;北京三里河清真寺《重修清真寺碑记》笺证[J];回族研究;2008年02期

3 马明达;;北京三里河明刻《重修清真寺碑记》初探——略论明代宦官群体中的伊斯兰教徒[J];回族研究;2011年03期

4 王元林;;天妃、南海神崇拜与郑和下西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邱树森;妈祖现象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J];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6 栾成显;;论厂卫制度[J];明史研究论丛;1982年00期

7 蒋维锬;明永乐至宣德间的太监外交与天妃崇拜[J];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王东平;;明碑所载官员助修北京清真寺考[J];史学史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立波;;略论明代董卜韩胡、杂谷二土司之争——兼论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卜宪群;刘晓满;;垓下位置研究评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程有为;;泗水郡与秦汉鼎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余婕;周青;宋冬雪;孙哲;;浅析芜湖近代西方建筑[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6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戴卫东;略论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实施中的弊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张健;;朱元璋与淮西集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朱小阳;;婺源清华胡氏宗族考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李玉栓;;明代文人结社兴盛的政治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5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袁心澜;;屈原《涉江》地名争议之我见[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吉成名;;明代土盐产地和石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兰绍英;;民间体育中的吉祥文化[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娟;《颜山杂记》校注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元林,邓敏锐;明清时期海南岛的妈祖信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李兴华;北京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4年01期

3 郑鹤声 ,郑一钧;郑和下西洋简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1期

4 马明达,杜常顺;明代宦官与佛教寺院[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碑跋[J];文物;1961年08期

6 朱天顺;元明时期促进妈祖信仰传播的主要社会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彪;;明代宦官权力扩张及原因[J];文教资料;2007年24期

2 齐畅;;明代宦官与士大夫关系的另一面——以宦官钱能为中心[J];史学集刊;2008年04期

3 夏雷;田苗;;明代宦官权力扩张的原因解析[J];传承;2010年09期

4 宋景田;;如何理解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与影响[J];历史学习;2009年11期

5 王东平;;明碑所载官员助修北京清真寺考[J];史学史研究;2010年01期

6 颜丙震;;明代“奏讨”现象探析[J];兰台世界;2011年05期

7 朱子彦;;明代的廷杖制[J];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03期

8 单士元;;明代腐败的营建制度[J];书摘;2005年02期

9 任晓兰;;论明代商税征收及其法律控制[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2期

10 胡丹;;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祖制”之考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杝磊;;皇帝、宦官和宰相——肃宗代宗时期的中枢朝局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2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廖大珂;;唐宋时期广州的波斯蕃商与怀圣塔[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承宗;;孙坚的崛起与战死[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满忠;;黑水古城及其历史文化特点[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8 薛瑞泽;;论汉晋时期杨震家族的文化传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丹;;明司礼监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10 谢茂松;;行钱法与屯守辽东、罢朝鲜兵——晚明经学家郝敬(1558—1639)的奏疏中所见经世主张[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历史系 胡丹;宦官在明代专制主义国家中的位置[N];北京日报;2010年

2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魏影;略论“无名白”[N];光明日报;2009年

3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4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5 田澍(作者系西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明代甘肃的屯田与马政[N];甘肃日报;2000年

6 陈光荣;明代贵阳洪边土司宋氏的兴与衰[N];贵州政协报;2001年

7 一知;《司礼授书》所反映的明代内书堂[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明代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N];中国贸易报;2000年

9 阿罗;东汉直臣范滂[N];驻马店日报;2009年

10 杨博贤 王董瑞;田义与田义墓[N];北京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4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6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6 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杜志明;明清内阁制度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超;明代甘肃镇防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董萍;论明人饮食文化思想的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0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30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