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东南地区兵制变迁——以浙江沿海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选题:明代 + 海防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摘要】:浙江是明代东南海防的重点区域,明初建立了以卫所为核心的防卫体系。正统年间,卫所弊端出现,防卫能力下降。以地方为主导对沿海防御体系进行修补,民壮与乡兵开始兴起。但是倭乱增多后,地方防卫压力加大,国家再次调整地方军政系统,建立了以募兵制为主体的省镇营兵制。
[Abstract]:Zhejiang is the key area of southeast coast defense in Ming Dynasty. In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the defense system with Wei Institute as the core was established. Orthodox years, the abuse of the Institute appeared, the defense capacity decreased. The local-led coastal defense system was patched, and the people and soldiers began to rise. However, after the increase of Japanese chaos, the local defense pressure increased, the state adjusted the local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ystem again, and established the provincial, town and battalion army system with the recruitment system as the main bod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帝国体系与东南滨海地域社会”(13JJD770021) 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基金项目“明清温州卫所与地方社会”(2014GF012)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宝良;明代乡村的防御体制[J];齐鲁学刊;1993年06期
2 张金奎;二十年来明代军制研究回顾[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7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陶明选,李勇;程演生《天启黄山大狱记》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斌;;明朝嘉靖隆庆期山东均徭经费初探:基于《山东经会录》的分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王大学;;朝代更替、社会记忆与明末清初的江南海塘工程[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植清;;明代施州卫的设立与汉族、土家族的融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2 杨昌沅,范植清;略述明代军屯制度在鄂西山地的实施[J];史学月刊;1989年06期
3 范植清;;明代广西卫所的设置与迁徙[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祥;明代卫所缺伍的原因探析——兼谈明代军队的贪污腐败[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2 郭红;别具特色的地理单元的体现——明清卫所方志[J];中国地方志;2003年02期
3 施剑;;试论明代浙江沿海卫所之布局[J];军事历史;2012年05期
4 陈梧桐;;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的丰硕成果——评梁志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J];唐都学刊;2013年04期
5 梁勇;;浅论明代河北的卫所和军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6 杨晨宇;;明中后期的卫所“民化”[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4年01期
7 唐珊;;明代湘南地区卫所考略[J];学理论;2012年12期
8 师里;;净军考[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3期
9 张荣仁;明代兵制与济宁“卫所”的设置及演变[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巨澜;;略论明清时期的卫所漕运[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晓卫;;明代贵州土兵与卫所军之关系[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张金奎;;明末屯军自耕农化浅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3 张金奎;;洪武时期山东沿海卫所建置述论[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4 奇文瑛;;论洪武时期故元官兵安置与军事卫所建设[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志远;;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6 卜永坚;;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1592—1593)的明军——以《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卫所选簿为中心之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牛传彪 中国杜会科学杂志牡;巡洋会哨与明帝国海疆防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孟凡松;郡县的历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娜;山东卫所在清代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志华;明代卫所军制下的清勾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杨文彬;明朝蓟镇卫所及其人员生活状况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焦华;威海地区明代卫所保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黄耀东;移民、卫所与茶马[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蔡彪;明代宁夏卫所述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孟凡松;澧州地区卫所变迁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倩倩;山东沿海卫所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10 敖慧敏;一个移民社区的土家化过程及其影响[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63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6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