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广州府巡检司设置变迁初探
本文选题:巡检司 + 广州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06期
【摘要】:巡检司为中国元朝、明朝与清代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其设置渊源始于唐代中叶,在宋元时期,巡检更多地表现为军事防御,在明清时期,巡检司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作用外,还增加了行政功能。
[Abstract]:The Department of Patrol and Inspection is th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under the county government offices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Its establishment began in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inspection and inspection was more manifested as military defense, an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addition to the military defensive role, the Inspection Department also added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暨南大学创新培育基金项目(12611332)成果之一
【分类号】:D691;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J];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卉;;宋代豪横的危害以及惩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宋燕鹏;;南宋地方官学的修建与士人参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新光;;论中国古代社会的“县政”之理[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廖寅;;宋代民间强势力量与信仰空间建设——以两湖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秦;;十年来“唐宋变革”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黎桦;;地方秩序中央化:北宋川峡地区的法制演变及其教训[J];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7 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徐力恒;;两宋之际的苏州与地方秩序的恢复——以战乱后地方建设为中心的考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坚;;土豪、动乱与王朝变迁——宋代闽粤赣边区基层社会的演变[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日根;王亚民;;从《鹿洲公案》看清初知县对乡村社会的控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成福;唐宋农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吴铮强;宋代科举与乡村社会[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康武刚;论宋代基层势力与基层社会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何沛东;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与重构[D];苏州大学;2009年
8 郑迎光;宋代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初探[D];河北大学;2007年
9 贾文龙;宋朝州级属官司法职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战秀梅;北宋士大夫地方教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力勇;清代顺天府旱灾与禳灾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2 葛文红;北宋科举制度下的家族与家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星海;唐宋富人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俊成;中国古代社会主体居民与国家权力运行的历史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5 胡旭宁;宋代巡检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李永卉;宋代豪横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果;诱捕众神:朱熹祈雨的思想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黎明;论宋朝家训及其教化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慧;隋唐乡村社会势力的几种类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汨才;宋代乡村富户社会心态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宽重;唐宋基层武力与基层社会的转变——以弓手为中心的观察[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2 刘琴丽;五代巡检研究[J];史学月刊;2003年06期
3 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平;;从档案看清代州县巡检及其衙门[J];四川档案;2010年04期
2 罗庆康;刘邦刑法述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徐黎丽;略论元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陶应昌;清初的云南文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李瑞杰;试论明代高利贷资本的活动方式、特点及影响[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6 王晓晖;试论五凉手工业发展的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4期
7 鲁人勇;论西夏交通[J];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8 李清凌;北宋的西北人口[J];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李梅花;宋、丽文化交流特点初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何汝泉;唐代地方运使述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光度;;临安与中都的城市管理体制[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廖大珂;;唐宋时期广州的波斯蕃商与怀圣塔[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周霞;刘管平;;风水思想影响下的明代广州城市形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赛时;;明代山东的海防体系与军事部署[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5 张德信;;嘉靖年间海防重建与倭寇溃败——兼及中日关系变化与断绝[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周桓;;义净前往南海诸国和印度的事迹及其贡献——兼述古代中国与南海诸国的友好关系[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7 李三谋;任建煌;计萍;;清朝有关解盐的缉私活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曾昭璇;;南汉兴王府的土木工程[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9 唐森;;南汉主刘氏族属评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10 李木妙;;海上丝路与环球经济——以16至18世纪中国海外贸易为案例[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王雅红;巡检司制度与明代基层社会控制[N];光明日报;2008年
2 ;戏里戏外 海珠大戏院 幕起幕落粤韵风华迁[N];广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陈瑞春;78项目获“省遗”殊荣 广州8项入选列第一[N];广州日报;2006年
4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蒲荔子 李培 实习生 吴培锋;梦回宋朝:繁华之都[N];南方日报;2007年
5 黄利平;以讹传讹何时了[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记者 张景华 吴春燕;广州南越王宫署遗址将对外开放[N];光明日报;2006年
7 张宝英;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奉行“一口通商”政策始末[N];中国档案报;2006年
8 记者 刘彦广、赵琳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最多[N];广州日报;2006年
9 撰文 余星初;晋代中兴名臣陶侃[N];九江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蒲荔子 实习生 李培 通讯员 韩维龙;南越王宫御苑风采今日重现[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郎国华;宋代广东经济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周岩厦;早期新教传教士以教育、知识传播与医务活动促进传教事业述论[D];浙江大学;2006年
4 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5 周加胜;南汉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欣;南汉国史[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五州;清代广州人口与消费[D];暨南大学;2005年
2 成珊娜;清初新疆民族政策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付新梅;论唐代官吏经济处罚[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魏丽;魏晋南朝都督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美莉;魏晋时期自然灾害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陈玉兰;晋楚争霸时期宋国外交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7 万春梅;论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D];安徽大学;2006年
8 李艳玲;金初东路军试探[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楠;《三国志注》的特点及学术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金平;宋代货币立法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972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7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