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唐胜州军事地位的兴衰原因
本文选题:隋唐时期 + 胜州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06期
【摘要】:胜州在隋唐时期的军事、外交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贡献。在唐王朝中后期,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民族局势的变化,胜州在军事上逐渐丧失了重要性,几乎伴随着唐王朝共兴同亡。
[Abstract]:Shengzhou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activitie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u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due to a serie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national changes, Shengzhou gradually lost its importance in military affairs, almost accompanied b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E291;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2 孟广耀;隋朝鄂尔多斯的建置和人口[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3 李辅斌;唐代陕北和鄂尔多斯地区的交通[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赵现海;;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C];2007年
5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8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科;西部地区纹层湖泊高分辨率孢粉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8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6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年04期
2 郑景云,郑斯中;山东历史时期冷暖旱涝状况分析[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3 郑景云,葛全胜,方修琦;从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看20世纪增暖[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4 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1736年以来西安气候变化与农业收成的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5 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推断[J];第四纪研究;1993年01期
6 张德二,刘传志,江剑民;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J];第四纪研究;1997年01期
7 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中国小冰期的气候[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8 张德二,刘月巍;北京清代“晴雨录”降水记录的再研究——应用多因子回归方法重建北京(1724~1904年)降水量序列[J];第四纪研究;2002年03期
9 刘洪滨,邵雪梅,黄磊;中国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年来初夏干燥指数序列的重建[J];第四纪研究;2002年03期
10 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张国威,丁永建,胡汝骥,康尔泗;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云旗;论隋唐奴婢阶层在中国历史上的变化及其原因[J];晋阳学刊;1987年02期
2 余远;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贡献──《隋唐民族关系探索》评介[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3 吴宏岐;隋唐时期对西部地区的经营开发及启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2期
4 王德朋;庞丽媛;;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述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盛会莲;;隋唐时期幽州弘业寺藏舍利史事考[J];文物春秋;2007年01期
7 郭可悫;;隋唐时期洛阳的几个重要节日[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郭可悫;;隋唐时期中原的音乐活动[J];史学月刊;2007年09期
9 吴海涛;;隋唐时期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马晓丽;;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相关著作及作者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文玉;;隋唐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特点[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杜晓黎;;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草原丝路贸易与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朱顺金;;浅谈隋唐时期龟兹白氏政权之始末[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阿祥;;《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前言[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栾贵川;;论隋唐时期相州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6 邢富华;;略论隋唐时期太原、洛阳的祆教[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龙;;隋唐时期登州港的历史地位浅析[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8 史念海;;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9 姜秀玉;;略论唐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朝鲜、日本的传播[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10 史念海;;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晓光;隋唐时期的茶酒故事[N];中国档案报;2010年
2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乜小红;简议隋唐时期的反贪措施[N];光明日报;2010年
3 余贤杰;隋唐后兰州黄河南北之交通[N];兰州日报;2006年
4 李秋明;唐代时期天水经济文化的状况[N];天水日报;2007年
5 刘玉峰;唐代的施政经验(下)[N];学习时报;2011年
6 记者 卢晓兵;马街惊现1400年前残碑[N];平顶山日报;2006年
7 杨梅;从《天圣令》看唐宋藏冰制度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武瑞峥 通讯员 杨光;临l冒锍且胖穂N];廊坊日报;2005年
9 王长平;古代夜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刘国栋;流长积蕴厚 树大根底深[N];咸阳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鲁统彦;隋唐时期僧尼角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慧;僧一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卫丽;唐代工部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广村;中古河东裴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玉莲;隋唐祥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学林;北朝至隋唐时期穆氏家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睿;隋唐科技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义;隋唐间谍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逸之;阴阳五行与隋唐术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董树代;隋唐大族婚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海军;隋唐时期荒政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卜祥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高颂;隋唐“蛊”现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来霞霞;隋唐时期青海草原战争与生态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7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7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