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07-03 03:56

  本文选题:秦始皇 + 统一 ; 参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秦始皇时代实现统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后人称之为"六王毕,四海一"",六王失国四海归"。其实,秦始皇实现的统一,并不仅仅限于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控制,亦包括向北河的军事拓进以及征服岭南之后南海等郡的设置。而秦帝国版图的规模,于是也远远超越了秦本土与"六王"故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西北斥逐匈奴"与"略取杧梁地"事,系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然而据《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及《秦始皇本纪》在二十六年(前221)记述中已言"南至北向户",二十八年(前219)琅邪刻石有"皇帝之土,……南尽北户"语,可知这两个方向的拓进在兼并六国后随即开始。秦始皇的政治志向和秦人的进取精神,因此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后人对于秦统一后未能及时进行政策转变导致灭亡的批评,也可以在这一认识的基点上作新的分析。
[Abstract]:The unification of Qin Shihuang era has influenced the process of world history. Later people called it "six kings, four seas and one", and six kings lost their country and four returnees. In fact, the unification of Qin Shihuang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control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but also includes the military advance to the North Riv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other counties after the conque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 scale of the Qin Empire's territory far exceeded the native land of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land of the "six kings". Volume VI of the Book of History, the Qin Shihuang period, recorded the events of "the Northwest rebukes the Huns" and "slightly Mango and Liangdi", which were tied to Qin Shihuang 33 years ago (214).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Records of the History, volume 88, "the Qin Dynasty has joined the world, so that Meng Tian sent 300000 of them to the north to drive out the army." The collection of Henan "and" Qin Shihuang "in the twenty-six years (221st) narration has said," from south to north, "28 years (219th) Lang evil carved stone" emperor's soil. As far as the north is concerned, the extension of these two directions begins immediately after the annexation of the six countries. Qin Shihuang's political ambition and Qin people's enterprising spirit, therefore, can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Later generations criticized the failure of the policy change 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Qin Dynasty to make a new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is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分类号】:K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小燕;;秦墓初探[J];考古;1982年01期

2 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J];人文杂志;2005年05期

3 王子今;;岭南移民与汉文化的扩张——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综合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乾博;;论秦国“垄断”地主阶级对其农业的促进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贾丽英;论汉代和蕃女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程丽云;王凤双;;西汉重农政策的推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4 廖杨;三代宗法文化向西北少数民族传播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陈磊;;浅析秦汉经济政策对国家进步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杜庆余;;汉代田庄商业经营探析[J];东岳论丛;2006年05期

7 张杰;;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8 贾艳敏;;“百家争鸣”与建国初期的历史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9 张蔚斌,马磊;地缘政治与智缘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黄良伟;信息载体对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平;孟繁峰;;赵秦墓葬的“共祖”现象刍议[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秀慧;《淮南子》与汉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久昌;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易小平;西汉文学系年[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卫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文婷;试论西汉初期政论散文风格的形成与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玉峰;秦汉时期儒生的命运与国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海建;战国骑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磊;东汉农民战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学才;千乘欧阳氏家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婷;霍去病与匈奴的战争[D];西北大学;2011年

9 葛瑞敏;气积文畅,,情深意挚[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庭凤;晁错政论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开;“秦直道”新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贺清海 ,王开;毛乌素沙漠中秦汉“直道”遗迹探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王子今;论汉文帝三年太原之行[J];晋阳学刊;2005年04期

4 吴汝祚;胡谦盈;;[鰸暮臀靼哺浇脊舦|掘|!X1[J];考古通讯;1955年02期

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见习员训练班[J];考古通讯;1957年01期

6 马建熙;;陕西耀县战国、西汉墓葬清理简报[J];考古;1959年03期

7 王光永;;陕西宝鸡市茹家庄东周墓葬[J];考古;1979年05期

8 王光永;;宝鸡市渭滨区姜城堡东周墓葬[J];考古;1979年06期

9 徐恒彬;;广东德庆大辽山发现东汉文物[J];考古;1981年04期

10 叶小燕;;秦墓初探[J];考古;198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8期

2 李俊方;简论秦始皇的“成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杨旭辉;;强烈的进取性撑起强秦统一的脊梁[J];黑龙江史志;2009年14期

4 陈直;;秦始皇六大统一政策的考古资料[J];历史教学;1963年08期

5 黎民;;否定王翦,意欲何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02期

6 胡鸣焕;秦亡新论[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尹振环;;从粮价看秦家店[J];炎黄春秋;2007年10期

8 沈星棣;秦代暴政说——时代、制度、统治经验之间辩证关系的探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9 ;丁亥年公祭始皇大帝祭文[J];旅游纵览;2007年08期

10 参原;;《阿房[场芬虢鈁J];人民教育;196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耀会;;论秦始皇长城的创建与边地开发经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2 陆勤毅;;客观评价秦始皇在统一货币中的作用[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3 王骏骥;;郭沫若与秦始皇[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4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摘要)[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5 苗润莲;;秦连横的衍变及其作用[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6 章书范;;秦半两始铸年代及其分类[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7 曹尔琴;;中国古都与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毛达如;洪绂曾;;世界六国农业教育的沿革与发展[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9 李胜焕;;“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陈育宁;;论秦汉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开发[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志杨;秦始皇的逐客与美国人的逐物[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王子今;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N];光明日报;2009年

3 傅蕾 译自《纽约时报》(作者:安东尼·托马西尼);谭盾想让《秦始皇》像意大利歌剧[N];音乐周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章红雨;王立群:“焚书坑儒”说法有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孙彦君;承继荆轲之志的高渐离[N];保定日报;2006年

6 李开元;秦始皇后宫之谜与亡国之因 下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任学武 苗婷;秦始皇兵马俑“三十而立”[N];西部时报;2009年

8 张传玺;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甄晓菲;统一与分裂,帝王的使命[N];南方周末;2007年

10 著名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 当今中国受欢迎的管理培训大师 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后 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 余世维;包容力 现代领导者必备品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梅;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朱颖;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统一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刘洪涛;Blazar天体统一与演化及其中心结构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4 夏利N

本文编号:2092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92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