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消费经济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8-07-12 21:02

  本文选题:秦汉 + 消费经济 ; 参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秦汉消费经济史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在消费经济研究理论上总结与提升不足。在梳理消费内涵的学术史基础上,不断反思秦汉消费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消费关系是秦汉消费经济史研究的重心所在,消费结构、消费问题、消费市场、文化消费与劳务消费等研究内容有待于加强理论思考与探索,拓展研究深度。
[Abstract]:Alth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onsumption econom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has made a lo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t is insufficient to sum up and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consumption economy i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onsumption connota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tent of consumption economic histor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are constantly reflected. Consumption relationship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onsumption econom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consumption problems, consumption market,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labor consump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explore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depth.
【作者单位】: 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消费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3CZS011)
【分类号】:F129;K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曼娜;;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消费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温乐平;;战国秦汉文化消费结构的基本特征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军;略论王符《潜夫论》之经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张竹玲;;《潜夫论》反义词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黄艳玲;;浅析《管子》的消费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赵雯;;浅析秦汉时期的人口思想[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高畅;;先秦两汉时期中下层女性的经济活动[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李桂花;;试论王符的圣贤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肖鸣政;能绩人才观的人力资源开发学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周建波;颜敏;;赵靖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及学术贡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梁鸿飞;从邓小平理论看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庞金波,刘娜;农产品加工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立光;;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5 赵蕊;;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科学消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6 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五辑)[C];2008年

7 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国文论的常与变[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9 郜同麟;宋前文献引《春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聂洋;哈尔滨市中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庄晓芸;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晶;基于生活方式的新农村客厅家具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袁连;魏晋南北朝琅琊家族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金华;试析秦汉时期社会消费层次与结构[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8年02期

2 王艳;;论文化消费的内涵、构成和意义[J];党史文苑;2009年22期

3 萧华忠 ,刘承禄;传统农业生活消费思想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4 张松辉;周晓露;;老子是首创私学的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5 李京华;;南阳北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1年01期

6 尤振尧;黎忠义;;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汉木i枘筟J];考古;1963年06期

7 安志敏;;长沙新发s奈骱翰瓓f探[J];考古;1973年01期

8 索全星;;河南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J];考古;1995年05期

9 王玉金;从南阳汉画看汉代的等级制度[J];南都学坛;1993年01期

10 温乐平;;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秦汉舆服消费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开凤;宋代文化消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洛林;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04期

2 李华瑞;2004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2期

3 王万盈;制度·阶层·技术与经济史研究——评何德章著《魏晋南北朝经济史》[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3期

4 董志凯;;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源”、“流”之辩[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1期

5 吴承明;;中外历史上“天人”观和“主客”观的演变——在“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1期

6 方行;;积极支持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2期

7 赵津;;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我在经济史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尝试[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2期

8 李华瑞;郭志安;;2005年辽宋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2期

9 高超群;;2005年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2期

10 李华瑞;杨小敏;;2007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绛;;研究晚清经济史的津梁——志《晚清经济史事编年》出版[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2 许辉;;六朝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林刚;;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年记事》读后[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4 李金铮;;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起点[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李伯重;;“大分流”史观与江南经济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余鹏飞;;二十世纪中国大陆三国经济史研究述评[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伯重;;“大分流”史观与江南经济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托马斯·G·罗斯基;蒋士驹;;《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一书的导言[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董孟雄;;对开展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的几点思考[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10 宓汝成;;与会归来——第十次国际经济史大会记略[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包婷婷;经济史原来如此魅力无穷[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郑讴;借鉴经济史有益于制定经济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郑大华;一部研究地方经济史的力作[N];光明日报;2014年

4 王燕坊;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董志凯;经济学研究离不开经济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易棉阳;拓展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认识之视野[N];证券日报;2009年

7 崔晓农;开辟经济史研究的新视角[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刘维维;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之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经济所 刘兰兮 武力;享誉海内外的经济史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黄洋;现代性与欧洲古代经济史研究[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一胜;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D];浙江大学;2004年

2 黄敬斌;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云;宋代产权制度专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樊卫国;激荡中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后智钢;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16-19世纪中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雷;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发展[D];扬州大学;2011年

2 韩坤;撒拉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萨尔娜;元代蒙古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柳凡;高中“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吕育昌;元代以前蒙古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姬良淑;土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江荣;东乡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周建芳;廿八都:一个浙西南山地市镇的经济变迁史[D];浙江大学;2008年

9 宋晓亮;中学经济史教学常见疑难问题及应对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倩;1843-1938年间杭嘉湖地区市镇经济的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8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8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