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中书舍人的使职化
[Abstract]:Like several other important clerical officials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cribes in the Tang Dynasty were appointed and gradually taken over by various ci ministers. After the Anshi chaos, it was mainly replaced by Hanlin and Zhi Letters Patent. But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was slow and long. In fact, the Tang court was exercising a "two-track system", sometimes using the book of the Sherry, sometimes using other posts,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and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emperor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Chinese Sheriff developed into a kind of official (similar to the post official of the Song Dynasty), who could serve as other officials, such as Hanlin Bachelor and Zhi Gong. This is the most obvious sign and result of the serm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is process was completed. At that time, the scholar in the middle of the book had evolved into a simple post official, no longer had a cursive post, just like his own official in the Tang Dynasty, it was on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salary material and set the order of the class.
【作者单位】: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
【基金】:台湾国科会计划“唐代职官研究”(NSC 100-2410-H-007-037-MY2)
【分类号】:K242;D6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鲍恒;词体与词体学略论——词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郑韬;;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艳;;北宋汴渠水利工程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3 梁青;;《新撰万叶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以主题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平;;略述中唐名将田神功之事迹[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赵立新;;梁代的聚书风尚——以梁元帝为中心的考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蓝岭;姚乐音;;盘王碧渡海漂失传说辨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10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盛楠;从历史水系变迁看开封城市特色塑造[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娱;试析刘晏理财的宫廷背景——兼论唐后期财政使职与宦官关系[J];中国史研究;2000年01期
2 景遐东;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J];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贾云;唐贞观诸道的产生及其使职的作用[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李军;略论五代使职官的几个特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李军,张军刚;论五代使职官的军事化[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2期
6 牛来颖;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编》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11期
7 刘后滨;唐后期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及其在唐宋制度变迁中的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陈双燕;黄纯艳;;实证研究的典型力作——《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篇)》读后[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01期
9 陈自强;龙立军;王燕飞;;唐代职官制度之使职产生的原因及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10 陈建萍;;隋唐使职研究的新成果——评《隋唐使职制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赖瑞和;;唐职官书不载许多使职:前因与后果[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2 赖瑞和;;唐代使职“侵夺”职事官职权说质疑[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军;五代使职官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荣亨飞;唐代宦官使职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刘娟;唐代地方监察使的产生及流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晶;唐代中后期宦官财经权力的扩大[D];山东大学;2013年
5 仲亚东;唐代宦官诸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39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23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