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史新探

发布时间:2018-11-06 15:21
【摘要】:笔者综合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并充分吸收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吴越两国的若干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讨论的过程中,首先对有关吴、越两国的传世和出土文献以及考古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与详细整理分析,去伪存真,力求研究资料的真实可靠。 全文由吴史新探、越史新探、吴越关系研究三编构成。上编吴史新探首先讨论太伯之吴和苏南吴国的关系,就太伯之吴的地望、苏南吴国之姓以及太伯出奔的原因和路线等进行了考辩和探讨。我们认为太伯、仲雍为避祸出奔所建之吴国为苏南吴国的传统认识是可靠的,此吴之最初地望在今江苏南京江宁和安徽当涂县交界处的横山一带。 吴王世系及称谓在学界的研究中一直纠葛不清。历代吴王的称谓常常表现为一人多称,笔者认为这种一人多称实为名、字、号之别,并对数位吴王(如寿梦、诸樊、余祭、僚、阖闾)的名、字、号作了考证。此外,对历代吴王之间的承继关系和数代吴王的在位年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 关于吴国疆域的变迁,在确定相关古地名今地望的基础上,分五个时段就吴国灭国夺邑、开疆拓土的过程进行仔细梳理,,弄清了吴国疆域变迁的详细过程。在吴王寿梦以前吴国的疆域北邻郯国一线;西部与钟吾国、徐国、钟离国、州来、淮南群舒之地相邻;向南大概在黄山、天目山,太湖北部一线与越国相邻。吴王寿梦在位时期,原为楚国控制的淮南群舒之地的大部为吴国掌控,吴国的势力范围已经抵达楚国本土。吴王诸樊、余祭、余昧和僚在位时期,于淮河两岸和江淮之间大力经营,夺取州来、巢、钟离等楚国东境重镇,解除了吴军西进的藩篱。吴王阖闾在位时期,北灭钟吾和徐占有其地,为日后吴国北上开拓铺平了道路;其后在联晋攻入楚长城之后,继续南下攻楚入郢,几乎灭楚,后虽被迫东归,但也使楚国丧失了与吴抗衡的实力,淮河两岸和江淮之间尽入吴国。吴王夫差即位后,败越于夫椒,一度并越,后又分封越王勾践百里之地,并连续增封,基本上恢复了越国原有疆土。从前494年至前482年间,通过吞并邳国、割占宋(包括Pj阳国故地)、鲁(包括

本文编号:2314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14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4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