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代世家大族的家学
[Abstract]:The major family of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iscussion of natural knowledge, social knowledge, ethic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methods. Through family education, father and brother influence each other, children pay attention to learning content and family school education,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utocratic rul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family status. Family learning has not only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but als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families. It is a forc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culture in the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辽宋西夏金元日常生活”(项目编号:13JJD770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4;K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邢铁;;唐宋科举制度下的家学传承——以史学和技艺为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马纳,马斗成;宋代澶州晁氏家学试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希运,马斗成;略论宋代眉山苏氏家学[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王善军;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及其社会作用[J];中国史研究;1999年02期
5 董建和,卢香霄;南宋浙东学派的“家学”源与流[J];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常建华;;近十年宋辽金元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2 王新立;;近十年两宋家族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冯尔康;;清代宗族的兴学助学及其历史意义[J];清史研究;2009年02期
4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消费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7期
5 王蓉;;汉代文化传播方式与女子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刁培俊;;官治、民治规范下村民的“自在生活”——宋朝村民生活世界初探[J];文史哲;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顾平;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3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韩梅;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文化与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文红;北宋科举制度下的家族与家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丽丽;唐宋同居共财的大家庭[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晓龙;南宋理学传播活动研究——以教育传播为中心[D];河北大学;2003年
4 陈虹;清末民初嘉兴地区望族的家族教育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万美娟;晁补之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崔丽君;宋代江西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毛信元;清代贵州榕江地区义学政策实施情况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玉功;宋朝助学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丽晶;宋代平民女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佳鸣;苏轼苏辙后代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强胜;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中国传统家学[J];华夏文化;1995年05期
2 刘焕阳;晁补之世系考辩[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丹;程汉杰;;宋代家族史、宗族史研究状况略述[J];考试周刊;2007年46期
2 朱玉周;崔耕虎;;宋代东平梁颢家族兴盛原因析论[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善军;;共财与家法——宋代饶阳李氏家族探析[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年00期
4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消费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7期
5 朱玉周;;宋代科举制度对世家大族的影响——以山东东平梁颢家族个案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6 孔泾源;;关于宋代的田赋税率和农民负担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7 王育民;;《宋代户口》稽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刘树友;;从《夷坚志》看宋代城市下层居民[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9 刘震;刘大文;;河北遵化县发现一方宋代军印[J];考古;1991年05期
10 刘涛;宋代官窑的经济话题[J];史学月刊;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善军;;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3 高慧斌;;试析魏晋南朝家学兴盛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赵华富;;元代世家大族谱牒之最——徽州汪氏谱牒[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起家和主要类型[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6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袁冰;石东平;;试论宋代运气学说对方剂学的影响[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尚虎珊;;宋代体育文化勃兴引出的启示[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郁古台;中国IT世家大族倾情移动市场[N];国际商报;2003年
2 王松交;宋代五大名窑展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国风;举的兴起与门第的消融[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4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和管制与放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杨彬镛;宋代浙江的方志地图[N];中国测绘报;2002年
6 健丽;宋代哥窑鱼耳炉与明清仿品[N];中国商报;2002年
7 范曾;文脉绵瓞的南通范氏[N];光明日报;2007年
8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9 陈添地;宋代帆船上了国家特种邮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小单;宋代书法卖出天价[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D];西北大学;2005年
6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韬;宋代木版画中的民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马刚;宋代山水画空间形式分析[D];清华大学;2007年
3 莫军苗;宋代批评视野中的柳宗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6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治华;宋代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8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9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28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