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2 20:27
【摘要】: 秦汉时期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定型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典范的确立时期。在汉代地方社会,民间力量与政治力量既对抗又合作,是地方政治实际运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后历代民间力量的发展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确定了大致的模型,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对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的研究,是认识传中国统社会民间力量和地方政治运作的一个基点。 民间力量是对民间社会阶层力量的概括,汉代民间力量包括以民间父老、豪强、游侠、士人为主构成的显性力量和民间舆论、民间信仰反映的民众心理构成的隐性力量,它们以血缘、利缘、德缘、业缘、学缘、机缘等缘文化形成不同的优势,凝聚成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巨大社会权威的民间力量。各种民间力量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和影响地方政治,地方政府对其加以利用、打击、限制。民间力量始终处于国家权力的控制之下,二者在地方政治运作中形成一种“权力一元,权威多元”的格局。 在新政治史和社会史研究理论指导下,本文围绕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的主题,从社会—国家的角度集中考察汉代民间力量对地方政治的种种影响和地方政府对民间力量的多元治理措施,研究民众的时政参与意识,揭示地方政治运作中“权力一元,权威多元”的格局。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第一章“民间父老力量与地方政治”,主要研究汉代民间父老如何以其“年长德艾、事长于人”的年龄、道德与知识上的优势形成一种重要的民间教化力量,揭示其通过操纵民间舆论评议地方时政、为地方利益向统治者建言献策、协助当政者勘定动乱稳定民心、襄助官方推行政治教化等途径,参与并影响地方政治。同时也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民间父老力量察知民风民情、办理具体政事、稳定动乱局势。由此推论汉代民间父老是影响地方政治的积极力量之一,但总体上是一种处于国家权力控制之下的社会权威。 第二章“民间豪强力量与地方政治”,主要从土地大兼并中的争夺、以族势与财势对抗公权和严重干扰地方行政三方面来研究汉代民间豪强如何与地方政府相抗衡,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权威和影响时政的力量。同时亦研究地方政府如何以打击为主、利用为辅的措施治理民间豪强,如何通过酷吏和循吏将刑罚或教化刑罚相结合的治政方针实施于地方行政之中,并分析“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思想体现的循礼、行法、因俗并举的理性化施政特点。由此推论汉代民间豪强是影响地方政治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总体上是一种处于国家权力控制之下的社会权威。 第三章“民间游侠力量与地方政治”,集中考察民间游侠力量如何在干涉行政、匿聚奸猾、私行仇杀、参与谋反、响应动乱等方面抗衡国家公权、影响地方政治的情况,分析其以“德缘”为主要联结途径形成的社会权威。同时研究地方政府对民间游侠力量的治理从打击镇压到吸纳利用的变化过程,分析民间游侠的官僚化、儒学化发展趋势。由此推论汉代民间游侠是影响地方政治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总体上是一种处于国家权力控制之下的社会权威。 第四章“民间士人力量与地方政治”,主要从解决民间争讼、导善劝恶、私人教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和拒绝应召入仕、对抗长吏权威、干扰地方行政的抗衡地方政府两方面考察民间士人力量对地方政治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同时研究地方政府对民间士人力量以优容为主、限制为辅的治理措施。由此推论汉代民间士人是影响地方政治的积极力量之一,但总体上是一种处于国家权力控制之下的社会权威。 第五章“民间舆论力量与地方政治”,主要考察汉代民间舆论在评价地方时政、主导乡里选举、引导与预测未来政治走势方面对地方政治的积极或消极影响,重点分析民间舆论中颂扬多于批评、乡论伪造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地方政治的影响。同时考察地方政府如何通过采风谣、重乡论,来控制和利用民间舆论。由此推论汉代民间舆论是影响地方政治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总体上是一种处于国家权力控制之下的社会权威。 第六章“民间信仰力量与地方政治”,主要通过考察民间祭祀、泛神崇拜、习俗禁忌等方面对地方政治产生的各种影响,研究民间信仰与地方政治及官方信仰的协调一致和冲突背离。同时分析论述地方政府对民间信仰既利用又限制的两面措施,揭示汉代地方理性行政的一面。由此推论汉代民间信仰是影响地方政治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总体上是一种处于国家权力控制之下的社会权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
本文编号:2328130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巩宝平;;东汉民间士人对地方社会政治的影响[J];北方论丛;2014年03期
2 张信通;;先秦秦汉的伍长和什长[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杰;比较历史视野下的大国治理问题研究:以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为线索[D];复旦大学;2012年
2 张信通;秦汉里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张继刚;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略论[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艾容;清代桂林社会环境与市场发育[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白幽兰;从《白虎通义》管窥东汉社会人伦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28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