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士人“举资”问题研究
[Abstract]:Ta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cholars' capital, refers 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holding the necessary expenses. Different from the "bus waiting for Zhao" system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public voucher" system after the Song Dynasty, all expenses in the Tang Dynasty should be borne by themselves. The scop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cholars in the Tang Dynasty covers a wide range, and the lack of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way of realization are also diverse, and the social impact caused by the issue of capital raising is sufficient to cause warning for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K242;D691.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旭翁;;形神兼备 呼之欲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周[J];北京工人;1999年02期
2 平川;唐代的状元并不受重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吴建华,张明;唐代洛阳女性的装束及其流行的外部条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郭绍林;唐代的攻守战术[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车宝仁;唐代的全面开放与经济文化的繁荣[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唐晓涛;唐代贬官与流人分布地区差异探究——以岭西地区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王义康;唐代城傍辨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1期
9 王守栋,王瑞;论唐代宦官权势与相权的削长[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长征;论唐代中后期藩镇内部的军事集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声波;;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府州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杜永毅;;唐代诗人贺知章故里考——故里在萧山史家桥村[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言实;唐代的医药机构与“医科大学”[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张峡;石岛湾 唐代对外开放的窗口[N];中国海洋报;2000年
3 李举纲;昭陵六骏:唐代浮雕传世之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4 叶世昌;唐代的信用立法[N];国际金融报;2002年
5 王长丰;唐代后宫“汤印大宁”玉印考识(下)[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陆蔚;唐代云南的儒学传播[N];云南日报;2001年
7 熊元正;大理国的京都大理城[N];云南日报;2001年
8 记者 董振国;博山 颜文姜祠被确定为唐代木建筑[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4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梁瑞;唐代流贬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兰翠;唐代孟学探赜[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卫丽;唐代工部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立;唐代勋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白茹冰;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曲洋;唐代山东士族家庭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伟;唐代连坐制度初探[D];山西大学;2006年
5 赵娟宁;唐代妇女与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詹灵杰;唐代考课制度与吏治关系[D];安徽大学;2007年
7 李谋娜;唐代士兵生活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景芳;唐代商人的伦理观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均海;唐代家庭犯罪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晓强;唐代婚姻制度及婚姻类型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8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32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