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夜权”:一项污名化的所谓土家族土司特权
[Abstract]:Tujia folk spread the legend of "first Night right", thus the academic circles thought or at least acquiesced that Tujia Tusi enjoyed "first Night right".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ujia Tusi does not enjoy the right of "first night" by consulting the history, local chronicle, wild history, and analyzing the Tusi system, marriage customs and legends of Tujia nationality. The legend about Tuji's "first night power" is only a kind of social memory preserved by the Tujia people to the "historical truth" th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eliminated the "historical truth" in the ideological spher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trofitting and returning to the land and its exile.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酉水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现永顺土司金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S03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湖广土司的历史民族学研究(项目编号:12YJA850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3.1;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心喜;“初夜权”的俗源及其演变[J];世界文化;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李祥林;;禹羌文化·族群意识·遗产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洪九来;;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珂;吴斐琼;;现代虚拟港与集体记忆强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另类尝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9 张桃洲;;存在的几副面孔——从《入梅丛书》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与现实[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9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福荣;王正勇;;重庆土家族地区古代交通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袁东升;;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及其文化的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1期
3 黄柏权;;贵州土家族研究评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钱璐;;论明清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金毅;;土家族的辣椒习俗[J];民俗研究;1993年01期
6 李绍明;土家族艺术明珠土戏[J];四川戏剧;1994年01期
7 周兴茂;近期土家族研究成果评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莫代山;;浅论土家族宗族的文化功能及其当代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9 田世高;;土家族古傩索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陈伦旺;;土家族地区戏曲兴盛的文化艺术背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柏权;;土家族研究五十年[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段超;;改土归流后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交流[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3 萧洪恩;;事件隐喻与哲学视界:土家族哲学转型的传统及现代进程[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4 李储林;;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柏贵喜;;当代土家族婚姻的变迁[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柏权;;土家族的还傩愿与祭虎[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田永红;;土家族傩坛中的女性形象[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治烈;;加大力度开发土家族医药[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9 曹晖;;思南、德江土家族傩堂音乐初析[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向笔群;;略论贵州土家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功能、价值与保护意义[A];2014年贵州社科学术年会学术专场研讨会暨“以区域特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泽勋;影响土家服饰独立、传承和发展的因素[N];恩施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海晔;土家族医药传承不衰[N];中国民族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潘艳 实习生 瞿同;省土家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召开[N];贵州民族报;2009年
4 谭庆虎;规范土家族服饰应注意几个问题[N];恩施日报;2010年
5 牟方秀 李资源;土家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法制建设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徐亚静;情系土家族医药四十载[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包泉万;土家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下)[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吴雪梅;清代两湖土家族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N];光明日报;2009年
9 王杨;尊重实际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学科[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潘艳;守望民族精神家园 创造土家现代文明[N];贵州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罗章;土家山歌:经验的生长与互动[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建国;土家族地区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2 左传;土家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太群;土家族《廪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耿桂红;土家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初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袁东升;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及其文化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莫代山;土家族乡村疾病传统预防与处置知识的文化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7 姜爱;鹤峰屏山土家族招赘婚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8 傅琳;土家族女儿会的当代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9 宋阳;汉字书写对土家族仪式符号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谭立军;土家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56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45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