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逐级审转复核”制度下的人犯递解
本文关键词:论清代“逐级审转复核”制度下的人犯递解
【摘要】:"逐级审转复核"是清代刑事案件审理的重要程序,人犯的递解是其中必要的环节。地方在初审后,需要判处徒刑以上的重案,州县官必须将被告递解给上一审级知府或直隶厅的同知或通判,或直隶州知州;在案件重审并得到府级长官认可后,再详报上一审级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再上报巡抚和总督,督抚然后报告刑部。在清代"逐级审转复核"制度中,原则上定拟徒罪人犯解审到府即可,军流人犯解审到臬司,斩绞人犯解审到督抚。本文对审转制度中执行审转的解役群体、递解中相关的制度规定、递解的形式以及递解中征用沿途资源与扰民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关键词】: 清代 逐级审转复核 人犯递解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清代在刑事案件“逐级审转复核”制度下,州县官初审之后,需要判处徒刑以上的重案,州县官必须将被告递解给上一审级知府或直隶厅的同知或通判,或直隶州知州;在案件重审并得到府级长官认可后,须详报上一审级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再上报巡抚和总督,督抚然后报告给刑部。本文所讨论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朝晖;;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张小坡;;论晚清徽商对徽州社会救济事业的扶持——以光绪三十四年水灾赈捐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小坡;;清末徽州新式教育经费的筹措与配置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李艳君;;清代民事诉讼特点略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李艳君;;从“状式条例”看清代对书状的要求[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李艳君;;清代民事上控制度述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蒋铁初;;明清民事习惯的证据功能[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8 焦蓓蓓;;浅谈清代州县长随[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9 张渝;;清代乾嘉道年间重庆牙行的管理与运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宋国华;;论清代的缉捕制度[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黎俊祥;近代史料笔记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阿风;徽州文书所见明清时代妇女的地位与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秀丽;“礼”与“情”:明代女性在困厄之际的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章燕;清代法官的司法观念[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冯剑辉;近代徽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峰;古代民事司法领域怜贫扶弱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金奎;试论明代的乡村社会控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穆云鹏;清代理事同知制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史玉瑛;试论清中叶对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控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家楠;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郭靖;清代直隶乡村社会组织结构的五种类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阴若天;晚清时期典当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陈超;清代存留养亲的司法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康健;茶业经济与社会变迁[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柳;清朝旗地制度及其法律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鹤雅;;清末“就地正法”操作程序之考察[J];清史研究;2008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968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6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