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关系背景下保险制度在广东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06 12:51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外关系背景下保险制度在广东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外关系 保险制度 广东


【摘要】:中国近代“保险”制度是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特殊产物,它随着外人在我国特权的增多以及中外贸易的扩大首先在广东出现并获得迅速发展。近代“保险”制度打破了我国传统保险思想的局限性,促进了我国近代商业保险的形成和发展,连同当时传入中国的一系列近代制度、科技等共同推进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过去对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险思想的传入和中外保险业的创办上。本文依托广东省档案馆及广州市档案馆所藏档案,以保险制度在广东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对中、外保险业在广东的设立、相互间的矛盾与竞争,以及广东省政府对其的整顿进行梳理,并展开具体剖析。本文首先对比介绍了古代中外保险思想的内涵及其产生过程,从而明确我国传统保险思想同近代意义上的保险制度之间的全然不同。在近代中外关系变迁的背景下,分析西方保险制度能够进入我国大门并落地生根的因缘,指出西方势力的渗透是广东保险制度最初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外商保险业在我国的设立及迅速发展,激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逐渐意识到外商保险业的存在不但限制了我国航运业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更是侵犯了我国的经济利益乃至国家主权。随着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从创办具有中介性质的保险行,到入股外商保险业,再到创办属于自己的民族保险机构。除此之外,广东省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西方保险的经营理念,创办人寿会及火险联保公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商保险业的发展,但也激化了双方矛盾。在当时特殊的中外关系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强力抵抗各方压力,直面各国领事,坚决对中外商保险业施行一体监督原则,特别是史无前例的对外商保险业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广东保险市场的混乱局面,维护了投保人权益和国家主权。
【关键词】:中外关系 保险制度 广东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9;K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一、选题依据8-9
  • 二、研究意义9
  • 三、学术史回顾9-13
  • 四、问题与不足13-15
  • 第2章 西方因素的渗入——保险在广东的产生15-29
  • 一、西方保险思想在广东的传播15-22
  • (一) 我国古代类保险思想的发展及其局限性15-16
  • (二) 保险业在西方的产生及发展16-20
  • (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在华扩张20-22
  • 二、广东在保险制度传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2-24
  • (一) 自古以来的开放口岸22-23
  • (二) 开放的社会风气23-24
  • 三、西方保险思想在广东的传播24-29
  • (一) 早期保险思想的传播24-26
  • (二) 保险思想的进一步传播26-29
  • 第3章 中西保险业势力在广东的对峙29-50
  • 一、矛盾初现——中外保险业在广东的初步发展29-34
  • (一)外商保险业在广东的初创29-32
  • (二)中西之间的桥梁——华商“保险行”的兴起32-34
  • 二、矛盾激化——中西保险势力在广东的角逐34-50
  • (一)外商保险业的迅速发展34-38
  • (二)民族保险业的应对38-46
  • (三)中外保险业间的矛盾激化46-50
  • 第4章《暂行条例》的颁行及其引发的中外交涉50-66
  • 一、前期准备——对华商保险业的整顿50-53
  • (一)对火险联保公会的整顿50-51
  • (二)对人寿会的整顿51-53
  • 二、全面整顿——《广东省整理保险事业暂行条例》的颁布53-66
  • (一)《广东省整理保险事业暂行条例》的制定53-54
  • (二)《广东省整理保险事业暂行条例》引发的各方争论54-55
  • (三)中外交涉中的《广东省整理保险事业暂行条例》55-66
  • 第5章 广东省政府对外商保险业的有效监管66-72
  • 一、对外商保险业税费征缴的监管66-68
  • 二、对外商保险公司保险经营事业的核准与管理68-70
  • (一)对外商保险业监管措施的具体规定68-69
  • (二)财政厅对瑞士保险公司违规一案的处理69-70
  • 三、对外商保险业其他事项的监管70-72
  • 结束语72-75
  • 参考文献75-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其章;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高强;近代中外关系的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谢方;;古代中外关系史籍透视[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1期

4 何文贤;;晚清中外关系的一块晴雨表——《北华捷报》的特点及其影响[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开玺;;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之争与中外关系[J];晋阳学刊;2010年03期

6 李怀顺;现代史教学中应重视中外关系的讲授——函授专升本历史课程改革建议[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7 张振濵;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1期

8 李育民;;加强辛亥时期的中外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刘会军;论中国近代反帝纲领的科学内涵──近代中外关系新思考之二[J];史学集刊;1999年02期

10 姜义华;论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意识与中外关系意识──评余英时《飞弹下的选举──民主与民族主义之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云涛;;南朝萧梁时中外关系述略[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2 李国平;;中外关系影响下的塔里木区域社会[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陈洪镔 刘谷婷;专家学者聚焦侨文化[N];汕头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邓心;媒体要正确报道财经热点[N];经理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胡锦洋;朱锋:纵论中外关系热点[N];世界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从旧海关史料考察近代中外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潘衍习;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佳佳;近代中外关系背景下保险制度在广东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5年

2 展忠宇;王之春的中外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3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03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