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济宁运河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8:39
本文关键词:明清济宁运河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
【摘要】:明清时期,自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地区后,济宁作为山东西南部商贸中枢的地位,便日益得到凸显与加强。便利的水路交通运输使得济宁码头、港口的运销贸易十分发达,进而逐渐带动了济宁沿运市镇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货、资本向济宁州县地区汇聚,,使得济宁地区的市场逐渐形成以村集、庙会为主的初级市场,以沿运市镇为基本构成单位的中间市场,以及济宁州县一级的中心市场。清代中后期河运停罢后,济宁的商品经济与市场逐渐陷入沉寂。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学术界研究明清时期济宁运河经济与市场的主要成果,正文部分分为三个主要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济宁运河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优势,并介绍了京杭大运河贯通济宁地区的大致过程。第二章主要论述济宁地区市场层级结构,并对这三种不同层级的市场分别加以考察。第三章主要论述京杭大运河对于济宁运河经济与市场产生的重要影响与作用。余论部分回顾了济宁经济与市场发展的轨迹。本文旨在通过对明清济宁市场课题的研究,可以对济宁逐步发展为兴盛繁荣的商贸城市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也为今日济宁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关键词】:明清 济宁 商品经济 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F1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3
- 第一节 选题旨趣7-8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8-11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第一章 明清济宁地区的自然与人文背景13-20
- 第一节 明清济宁地区的区位优势13-14
- 第二节 明清济宁地区的人文环境14-15
- 一、 “四民同道”思想对济宁地区的影响14
- 二、 外埠商人及其商业活动对济宁经济的促进14-15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贯通济宁地区15-20
- 一、 元代开凿大运河的大致过程15-17
- 二、 明清政府对大运河的疏浚与维护17-20
- 第二章 明清济宁市场形态的形成与发展20-42
- 第一节 济宁地区初级市场:村集、庙会20-28
- 一、 施坚雅市场层级理论与济宁三级市场的划分20-21
- 二、 明清政府对京杭大运河的管理21-26
- 三、 明清济宁地区的村集、庙会26-28
- 第二节 济宁地区中级市场:市镇28-35
- 一、 国内外学界对于市镇概念的界定28-31
- 二、 明清济宁地区运河沿线的主要市镇31-35
- 第三节 济宁地区中心市场:州县35-42
- 一、 明清济宁州县码头与运转贸易35-38
- 二、 明清济宁州县主要商业街市、商行与会馆38-42
- 第三章 明清济宁经济的兴衰42-47
- 第一节 运河的贯通与济宁经济的勃发42-44
- 一、 济宁人口与城市规模的发展42-43
- 二、 济宁地区商业税收的发展43-44
- 第二节 运河的衰落对济宁经济与市场的影响44-47
- 一、 运河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及其衰落44-45
- 二、 运河的衰落对济宁经济与市场的影响45-47
- 余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2
- 致谢52-53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研究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琴;;试论明清商人会馆产生的原因[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3 向福贞;;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学术研究综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4 赵月桂;;山东运河航运对沿运地区经济贡献的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07年04期
5 许檀;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J];历史档案;1992年01期
6 张培安;济宁与大运河[J];中国地名;2002年03期
7 戴鞍钢;清代漕运兴废与山东运河沿线社会经济的变化[J];齐鲁学刊;1988年04期
8 王明德;;明清时期的运河商人会馆[J];江苏商论;2010年11期
9 王瑞平;;论明清时期大运河上涌动的思想浪潮[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庆正;;明清之际的运河与济宁[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666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6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