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道德文化与秦汉妇女地位

发布时间:2017-08-13 16:03

  本文关键词:道德文化与秦汉妇女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秦汉道德文化 秦汉妇女地位 女德


【摘要】: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同以往各个政权相比,这一时期的各种因素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特点。道德文化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其影响范围覆盖多个方面。妇女群体在社会地位中的变化,开启了封建社会妇女受压抑受束缚的先河。本文以秦汉妇女地位的变化为主线,探讨道德文化和妇女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部分追述秦汉三朝的文化道德背景。统治集团在建立政权之前,受自然、人文、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文化特色。这一特色对日后王朝的统治手段和方法产生影响,包括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手段。本部分对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秦朝、布衣平民影响的西汉王朝和南阳好儒集团起家的东汉王朝做一简单追述。受这些文化特色的影响,政权建立之后统治集团相应采用了体现自己意志的道德手段。从秦到西汉再到东汉,思想道德方面逐渐形成专制,由以法为教到儒法融合到独尊儒术。这样的道德评价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统治阶级对妇女的要求。秦朝较开放的风俗到西汉已大有改观,出现了第一部妇女专著,刘向的《列女传》。东汉一朝随着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妇德的体系也走上正轨。班固的《白虎通义》中多处有专门对妇女行为的规范。班昭专门著书《女诫》用以作为妇女活动的道德标准。 第二部分论述了秦汉三朝的妇女活动。妇女地位仅仅是统治阶级对妇女群体的一种价值定位。真正体现妇女地位的是每个时期妇女的行为活动。这一部分主要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著作入手,上到宫廷后妃下到民间女子,根据她们的活动特点进行分类论述。秦朝历史短暂,列入史册的妇女有限,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秦太后和贞女代表。西汉的女性舞台则较为活跃,妇女地位除了体现在妇女群体本身的活动上之外,还包括周边群体——其父、其夫、其子以及男性统治集团的价值评价。西汉一朝还有一群杰出女性即和亲公主,为国家安定牺牲自我。东汉一朝对女性的评价围绕一个标准便是“德”。东汉的皇后分两类:以德著称和败政乱政。同时这一时期乳母借势猖狂者居多。东汉女性的婚姻地位开始逐渐下降,抛妻弃妻之事增多。 第三部分探讨秦汉妇女道德与妇女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妇女道德是统治阶级对理想妇女形象提出的价值期望。统治集团通过构建榜样,引导妇女学习,使妇女在自己心中得到内化并且主动去认可和适应这种榜样形象。妇女道德的全方面要求影响到妇女的政治、社会地位,对妇女的参政权、受教育权等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与破坏。反过来,妇女的活动也对妇女道德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妇女道德并不是统治阶级凭空捏造的,这些规范除了体现他们的期望外,还包括妇女活动对他们的影响,导致他们制定相应标准来要求女性。但是每个时期的妇女道德和所呈现的妇女活动并不是相辅相成的,反差大有存在。 第四部分,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秦汉三朝的妇女生活环境较为正常化。影响妇女地位的因素多样化。道德束缚相对宽松,,对女性要求以“德”为主,并没有仅仅限定在贞节上。
【关键词】:秦汉道德文化 秦汉妇女地位 女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K23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5
  • 一、 论文的选题理由及意义10
  • 二、 学术史综述10-13
  • 三、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四、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14-15
  • 一、 秦汉时期妇女道德文化的变迁15-34
  • (—)专制统一初期的秦道德15-22
  • 1、 东夷与西戎共同影响下的秦文化15-17
  • 2、 由百家争鸣到以法为教17-18
  • 3、 秦文化中的妇女道德18-22
  • (二) 专制统一重建后的西汉道德文化22-27
  • 1、 “布衣将相”格局的西汉王朝22-23
  • 2、 从尊崇黄老思想到独尊儒术23-25
  • 3、 对妇女的规范与束缚渐成体系25-27
  • (三) 专制日益强化下的东汉文化27-34
  • 1、 专制统治日益强化27-28
  • 2、 经学统治地位确立28-31
  • 3、 妇德的基本成型31-34
  • 二、 秦汉时期妇女地位的变化34-51
  • (一) 秦朝的妇女面貌34-36
  • 1、 独身跻入史册的女性34-35
  • 2、 得男子之势的秦太后35-36
  • 3、 秦朝贞女列妇代表36
  • (二) 西汉女性面面观36-46
  • 1、 西汉的宫廷女人37-40
  • 2、 西汉的民间女性40-42
  • 3、 男性眼中的女性42-45
  • 4、 西汉最杰出女性——和亲公主45-46
  • (三) 东汉妇女的社会形象46-50
  • 1、 东汉的宫廷榜样妇女46-47
  • 2、 东汉的败政皇后47-48
  • 3、 东汉乳母48-49
  • 4、 东汉的女性婚姻49
  • 5、 东汉的民间妇女49-50
  • (四) 秦、西汉、东汉三朝妇女对比50-51
  • 三、 秦汉妇女道德与妇女地位的关系51-64
  • (一) 影响秦汉妇女道德形成的因素51-56
  • 1、 妇女的日常生活51-53
  • 2、 统治集团的理想导向53-56
  • 3、 家庭背景环境的影响56
  • (二) 妇女道德对妇女地位的影响56-59
  • 1、 影响方式56-58
  • 2、 影响内容58-59
  • 3、 影响的作用59
  • (三) 女性理想形象与现实的反差59-61
  • 1、 出现的反差59-60
  • 2、 出现反差的原因60-61
  • (四) 秦汉时期妇女地位特点的形成61-64
  • 1、 道德文化对妇女地位影响的特殊性61-62
  • 2、 影响秦汉妇女地位的其它因素62-64
  • 结语64-65
  • 主要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2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金玲;试论汉代平民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严琬宜,曹大为;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郝润华,周焕卿;中国古代妇德教化文献述论[J];图书与情报;2003年01期

5 李辉;从汉代婚姻关系看当时的妇女地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桑秋杰;;两汉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7 萧平汉;论西汉的三次外戚专权及其历史地位[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杨宗红;;禁锢与失落——论汉代女性地位变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3期

10 阎明恕;礼教与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评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 葛志毅;[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年

2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3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学娟;两汉教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温慧辉;论秦汉妇女的较高地位及其原因[D];河南大学;2002年

2 李庆华;从《史记》、《汉书》看汉代妇女地位及其成因[D];湘潭大学;2003年

3 胡正娟;汉代儒家女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赵会英;班昭与《女诫》[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明珍;秦汉妇女生活与社会地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梁艳丽;论西汉妇女的政治参与[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王华;从《左传》和《国语》看春秋时期的妇女及妇女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宁;汉代母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明明;汉代女性社会地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8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68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