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岭南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发布时间:2017-08-31 12:31
本文关键词:汉唐时期岭南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摘要】:汉唐时期,岭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来源,植物在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岭南人们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在长期的饮食中创造了各种植物加工途径。岭南作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人口迁移丰富了岭南和其他地区的植物资源,影响了岭南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饮食文化。外来植物文化与岭南本地植物文化融合与碰撞,迸发出更加灿烂的文化。 岭南地理环境优越,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稻作业和园艺业。汉唐时期,在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原移民的推动下,稻作技术和园艺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植物品种增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岭南人们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在粮食、蔬菜、果木、花卉、酿造业、食疗食养等方面利用植物,还创造了独特的植物加工方式。人们在饮食中对植物功能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实现了植物的充饥功能,还实现了其保健养生的功效。 在地形、水文、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岭南各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出现不平衡,形成了稻米与杂粮并存的粮食结构,并形成了各种有特色的粮食加工方式。汉唐时期,中央政府对岭南园艺业采取扶持的政策,岭南佳果以上贡、交赋税、贸易等形式向中原传播,这些因素都促使岭南的水果栽培和加工技术水平提高。 岭南人自古有用酒治病的传统,丰富的花果草木等资源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汉唐时期,岭南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酿酒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 岭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为野生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食疗食养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在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下,特别是在中原传来的宗教的影响下,岭南人们逐渐发现、总结并利用了植物的药用价值。他们通过饮食既满足了生理和饮食的需求,也实现了保健、疗疾的功能。 研究汉唐时期岭南植物在饮食中的利用对于当今我们发展生态农业,进行保健养生,综合利用植物资源都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汉唐 岭南 植物资源 利用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09;K234;K2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现状9-13
- 1.2 研究意义13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13-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论文框架14-15
- 1.4 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15-18
- 1.4.1 研究的空间和时间的界定15-16
- 1.4.2 汉唐岭南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16-18
- 1.5 研究方法18-19
- 2 汉唐岭南的粮食作物及其加工利用19-27
- 2.1 汉唐岭南粮食的生产19-25
- 2.1.1 汉唐岭南稻作业的发展19-22
- 2.1.2 汉唐岭南杂粮种植业的发展22-23
- 2.1.3 汉唐岭南的粮食结构23-25
- 2.2 汉唐岭南粮食的加工利用方式25-27
- 3 汉唐岭南的蔬菜果木及其加工利用27-37
- 3.1 汉唐岭南的蔬菜的种植及其加工利用27-29
- 3.1.1 汉唐岭南蔬菜的概况27-28
- 3.1.2 汉唐岭南蔬菜的加工利用方式28-29
- 3.2 汉唐岭南水果的种植及其加工利用29-37
- 3.2.1 汉唐岭南水果的概况29-30
- 3.2.2 汉唐岭南水果业发展的社会因素30-32
- 3.2.3 汉唐岭南水果的种植技术32-34
- 3.2.4 汉唐岭南水果的加工利用方式34-37
- 4 汉唐岭南植物资源与酿造业37-43
- 4.1 汉唐岭南酿造业的概况37
- 4.2 汉唐岭南酿酒业的发展37-43
- 4.2.1 岭南果木花草与酿酒业38-39
- 4.2.2 岭南酿酒技术的发展39-43
- 5 汉唐岭南的植物资源与食疗食养43-56
- 5.1 汉唐宗教对岭南的食疗食养文化的影响43-46
- 5.2 汉唐海外医学对岭南食疗食养的影响46-47
- 5.3 汉唐岭南食疗食养的植物原料47-51
- 5.4 汉唐岭南食疗食养的典型表现形式51-54
- 5.4.1 粽子52-53
- 5.4.2 汤液53-54
- 5.5 汉唐岭南食疗食养的深远影响54-56
- 6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个人简历62-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庆平;汉代岭南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J];史学月刊;2000年04期
2 李宁利;;珠江流域稻作农业起源的再思考[J];四川文物;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盛山;聂阳;;传统岭南药业简介[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愪丽萍;宋以前食养食疗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2 金凤;蒙古族植物饮食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65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6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