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贞观治国之道的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17-09-14 06:07

  本文关键词:贞观治国之道的文化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贞观 治国之道 传统政治文化


【摘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传统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政治。传统文化重做人、讲伦理、轻规则的特点也深深的渗透进了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法,其实践含蕴理性的特色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和民族特色,比如重仁爱德治轻法律制度、倡导民本忽视民主、权力私有且不受约束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民族性。这与西方重科学、讲法理、尚规约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在屈指可数的几个封建社会“治世”中,贞观之治最具有代表性。以唐太宗为首的贞观统治集团开创了该时期君臣、君民和华夷之间和谐相处的政治局面,确立了新的文化基调。当然,和谐盛世的出现与贞观君臣超越时代局限的治国理念是分不开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涵蕴文化结构,渗透了西方理性的文化传统和治国模式,比如法治意识、分权模式、初级民主思想萌芽以及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华夷不分的理念、博爱的胸怀和气度、初级的民族平等意识、创新的民族政策和制度等等,这些都促成了贞观时期政治的稳定、社会的繁荣和民族关系的融洽。贞观统治集团对贤人德治的充分发挥、对民本思想的彻底运用以及对依法治国和权力制约的初步探索、对初级民主的萌芽性尝试、对人、生命和少数民族的尊重,都为传统政治文化增加了进步因素,也为我们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同时也符合和验证了我们所给出的文化定义,即:文化是实践中形成的综合有效、有序性的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结晶,是实践精华或者实践信息的集萃。
【关键词】:贞观 治国之道 传统政治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贞观治国之道的文化意蕴之研究背景10-11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4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13-23
  • 2.1 文化的概念13-14
  • 2.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14-21
  • 2.2.1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西方的博爱理论15-16
  • 2.2.2 中国的贤人德治与西方的法治理念16-19
  • 2.2.3 中国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民主传统19-20
  • 2.2.4 中国皇权私有与西方的权力公共化20-21
  • 2.3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贞观政治人治与法理相混合的意蕴23-32
  • 3.1 贞观时期对旧律的改定23-25
  • 3.1.1 改定律令,力求宽简23
  • 3.1.2 赏罚分明,一一于法23-24
  • 3.1.3 减少死刑适用,严格死刑复核24
  • 3.1.4 整顿吏治,严办贪污24-25
  • 3.2 贞观治国在理念上的突破25-27
  • 3.2.1 初步具有了依法办事的理念25-26
  • 3.2.2 初步认识到权服于法,打破权大于法的传统26-27
  • 3.2.3 援法定罪,绝不法外执行27
  • 3.3 贞观治国在制度上的突破27-29
  • 3.3.1 初级的分权政治模式27-28
  • 3.3.2 严格的死刑复核程序28-29
  • 3.4 贞观初级法理理念的文化分析29-31
  • 3.5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贞观政治民本与初级民主相混合的意蕴32-40
  • 4.1 民本思想在贞观时期的应用32-36
  • 4.1.1 民择君,无民则无君32-33
  • 4.1.2 重民,,民是君生存和发展之基33-35
  • 4.1.3 爱民是立国安邦的手段35-36
  • 4.2 透析贞观民本思想并发掘初级民主思想之萌芽36-39
  • 4.2.1 初步具有了向初级民主转化的思想基础36-37
  • 4.2.2 初步具有了君臣平等的意识37-38
  • 4.2.3 初步具有了责任政府的意识38-39
  • 4.3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文化意蕴40-47
  • 5.1 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40-43
  • 5.1.1 不轻动干戈40-41
  • 5.1.2 妥善安置民族战俘41
  • 5.1.3 联姻、赐姓41-42
  • 5.1.4 保护弱小民族42-43
  • 5.2 唐太宗在民族观上对传统的突破43-45
  • 5.2.1 初步具有了民族平等意识43
  • 5.2.2 初步具有了民族自治的思想43-44
  • 5.2.3 夷狄非动乱之源44
  • 5.2.4 华夷一视同仁44-45
  • 5.3 原因分析45-46
  • 5.3.1 历史原因45-46
  • 5.3.2 文化原因46
  • 5.4 本章小结46-4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1-52
  • 致谢52-53
  • 详细摘要53-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芸;;浅谈唐太宗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李朝东;余同涛;;农民关系网络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3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袁传璋;;曹操《短歌行》剩义拾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吴波;;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鞠梅;;爱情:女性解放的最终归宿?——张欣的《为爱结婚》的女性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9 叶艳明;;外儒内道——从社会意识的建立看汉赋的隐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张颖慧;;口头传承与文学加工——以曹娥碑为中心看曹娥故事相关文本的流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5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秦德君;张玲彤;;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董明;;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对一个案例的经验阐释[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巴晓芳;;旅游开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鄂西土家族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费春宏;网络交换论与中国人情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8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48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