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魏晋尚书郎官群体论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04:21

  本文关键词:魏晋尚书郎官群体论析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 尚书郎 籍贯 门第 迁转 政治参与


【摘要】:尚书台制度自汉代始置,并不断完善。及至魏晋,其部门不断扩大,在政治上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增强。魏晋时期选官体制注重门第考量,对于任职者的籍贯和门第皆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尚书机构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急速成长起来。由于时代风气之影响,尚书郎官的籍贯、门第,必然受到当时门第观念限制,那么,其程度如何,进而引出此群体在何种程度上对魏晋政治产生影响,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即从魏晋尚书郎官设置概况、魏晋尚书郎官籍贯门第考析、魏晋尚书郎官履职迁转考析及魏晋尚书郎官与魏晋政治四方面来考量此问题。 第一章为魏晋尚书郎官设置概况。简单阐述魏晋尚书机构尚书设置以及尚书郎官设置情况。考析诸史职官志记载,对魏晋尚书省各时代分曹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对曹魏至东晋的尚书郎官分曹情况做一定梳理,希望能从制度上,对郎官分曹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 第二章则是对魏晋尚书郎官籍贯及门第的考察。以时代为线索,对魏晋尚书郎官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对其籍贯和门第的考察。关注各时代内部吏部郎和诸曹郎的差别和联系,同时也注意各时代间的相互比较,以担任尚书郎官者所在家族发展为考察对象,从侧面反映尚书郎官一职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揭示尚书郎官选拔的区域性及政权的开放性。 第三章为魏晋尚书郎官履职迁转考析。分为吏部郎、诸曹郎两部分,并以时代为线索,对魏晋尚书郎官起家官、最高官、迁入官、迁出官进行考察,以期能对魏晋尚书郎官群体在迁转体制中的地位及其本身迁转规律做一定探索。 第四章为魏晋尚书郎官群体与魏晋政治,主要着眼于魏晋尚书郎官政治参与方式及政治参与广度、深度的考量。就魏晋尚书郎官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范围及政治参与广度、深度为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考量得出魏晋尚书郎官群体为魏晋文官体制内中层官员群体,其往往被看作由低级官员向高级官员过渡的重要职位,,其巨大的政治潜力意味着此群体在政治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关键词】:魏晋 尚书郎 籍贯 门第 迁转 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5;D691.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3
  • 一、 研究背景9
  • 二、 选题缘起9-10
  • 三、 选题意义和价值10
  • 四、 研究史评述10-13
  • 第一章 魏晋尚书郎官设置概况13-19
  • 第一节 曹魏、西晋尚书郎官分曹情况14-16
  • 第二节 东晋尚书郎官分曹情况16-18
  • 小结18-19
  • 第二章 魏晋尚书郎官籍贯及门第考析19-42
  • 第一节 门第考析标准及籍贯考察意义19-21
  • 一、 门第考析标准19-20
  • 二、 籍贯考察意义20-21
  • 第二节 魏晋尚书郎官籍贯及门第考析21-41
  • 一、 曹魏尚书郎官籍贯及门第考察21-25
  • 二、 西晋尚书郎官籍贯及门第考察25-33
  • 三、 东晋尚书郎官籍贯及门第考察33-41
  • 小结41-42
  • 第三章 魏晋尚书郎官履职迁转考析42-61
  • 第一节 魏晋尚书郎官起家官与最高官考察42-52
  • 一、 魏晋吏部郎起家官与最高官考察42-46
  • 二、 魏晋诸曹郎起家官与最高官考察46-52
  • 第二节 魏晋尚书郎官迁入官迁出官考察52-59
  • 一、 魏晋吏部郎迁入官迁出官考察52-55
  • 二、 魏晋诸曹郎迁入官迁出官考察55-59
  • 小结59-61
  • 第四章 魏晋尚书郎官群体与魏晋政治61-75
  • 第一节 魏晋尚书郎官政治参与方式61-66
  • 一、 奏62-63
  • 二、 议63-65
  • 三、 驳65-66
  • 四、 论66
  • 第二节 魏晋尚书郎官政治参与的广度及深度66-74
  • 一、 魏晋尚书郎官政治参与广度66-71
  • 二、 魏晋尚书郎官政治参与深度71-74
  • 小结74-75
  • 结论75-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总斌;刘裕门第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2 阎步克;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王东洋;;魏晋南北朝考课文书的管理[J];档案管理;2008年06期

4 王东洋;;魏晋迄隋比部郎隶属及其职掌之变化[J];东方论坛;2007年01期

5 陈琳国;;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J];历史研究;1987年03期

6 罗新本;;两晋南朝的秀才、孝廉察举[J];历史研究;1987年03期

7 张旭华;魏晋时期的上品与起家官品[J];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8 王东洋;;六朝隋唐时期考功郎隶属及其职掌之变化[J];史学集刊;2007年03期

9 刘伟航;李健;;东晋尚书郎清浊散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旭华;论魏晋时期的清途与非清途两大任官体系[J];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本文编号:915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15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