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生发土壤及其生成背景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生发土壤及其生成背景
【摘要】: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一种具有周期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民粹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徘徊于全球各地,给国家治理带来巨大纷扰。然而,民粹主义并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某些人心血来潮发明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受多重因素影响而衍生出来的,其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发机制——"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基本上构成了当代中国网络时代民粹主义的生发土壤与生成背景。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关键词】: 民粹主义 生发土壤 生成背景
【基金】: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邓小平故里管理局邓小平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理研究”(项目批号:DXPZX201409)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092
【正文快照】: 通过对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驯服民粹”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同时也是“一场激烈而不能肯定取胜的斗争”[1]。鉴于民粹主义的巨大社会影响及其周期性复发态势,我们不禁要问:民粹主义从何而来?其生发机制是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龙;;网络民粹主义潜流的栖居空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新动向[J];人民论坛;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4 阚红艳;;论新儒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高旭;;论庄子生命哲学的“忘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张立波;;郭象“足性逍遥”的伦理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余亚斐;;论智慧的历史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特质[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科;;自然辩证法界“为国服务”的历史必然性与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继耘;;略论两汉经学对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有f;;葫芦里藏的什么药?——简论葫芦文化与中医学[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8 龚正伟;;中国人光大自己的“快乐体育”如何?[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郑恩兵;;焦虑与荣耀共生的河北当代文学[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8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3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0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