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30 23:15

  本文关键词:康熙行政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康熙 行政伦理思想 现代价值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资源,从历史的长河中充分挖掘行政伦理思想的精髓,对于开展行政伦理学科建设以及解决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就蕴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康熙帝作为封建后期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成效的行伦理思想体系,对于恢复封建伦理秩序,稳定清初政治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现实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行政伦理的相关概念入手,然后对其行政伦理思想的形成进行了论述,结合其行政实践状况,围绕君德论、治吏说和民本观三方面,对其行政伦理思想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行政伦理思想的特征,指出了其在加强个体道德修养、构建和谐伦理秩序、塑造现代公共行政文化和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中所蕴育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康熙 行政伦理思想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第一章 行政伦理基本概念阐释15-20
  • 第一节 伦理与道德15-16
  • 一、中国语境下的伦理与道德15
  • 二、西方视野中的伦理与道德15-16
  • 三、伦理与道德的关系16
  • 第二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简介16-19
  • 一、行政伦理16-17
  • 二、康熙行政伦理思想体系17-18
  • 三、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立足点18-19
  • 本章小结19-20
  • 第二章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形成20-27
  • 第一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基础20-23
  • 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20-21
  • 二、少年英主的成长经历21-23
  • 第二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23-26
  • 一、孔子的德治思想23-24
  • 二、孟子的性善论24-25
  • 三、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25
  • 四、韩非子的法治和赏罚思想25-26
  •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27-49
  • 第一节 “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的君德论27-32
  • 一、慎修永思27-28
  • 二、勤勉作风28-29
  • 三、崇尚节俭29-31
  • 四、务实本色31-32
  • 第二节 “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的吏治论32-40
  • 一、“致治之道,首重人才”的人才思想32-34
  • 二、“查吏固本,奖廉惩贪”的治吏思想34-38
  • 三、“上下一心,君臣感孚”的君臣关系论38-40
  • 第三节 “公四海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心为一心”的民本观40-47
  • 一、“至治之道,民为最要”的爱民思想41-43
  • 二、“图治之道,莫先养民”的养民思想43-46
  • 三、“省方问俗,勤求民瘼”的勤民思想46-47
  •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评析及现代价值49-61
  • 第一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特征49-50
  • 一、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49-50
  • 二、宽仁和严惩的兼任并用50
  • 第二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评析50-55
  • 一、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积极影响51-54
  • 二、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54-55
  • 第三节 康熙行政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55-59
  • 一、借鉴君德论,加强行政主体道德修养55-56
  • 二、参考君臣关系论,构建和谐上下级伦理秩序56-57
  • 三、扬弃奖廉惩贪思想,塑造现代公共行政文化57-58
  • 四、审视民为邦本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58-59
  • 本章小结59-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祖云;;论“十大行政伦理关系”[J];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2 毕铁居;;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行政伦理的重构[J];行政论坛;2006年04期

3 祝慧;;行政伦理与党的执政能力[J];桂海论丛;2007年03期

4 麻宝斌;马征;;海林市公务员行政伦理状况调研报告[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唐梅桂;;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的失范及其治理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沈晓辉;;转型期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冲突与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7 丁雯;;行政伦理的界定及其基本内涵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8 李春玲;周开宁;;论行政伦理法制化[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9 李小兰;;“善治”与行政伦理精神的彰显[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闫焱;;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现代行政伦理改革的启示和借鉴[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波;;试论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对现代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价值[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2 廖开泉;;行政伦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友民;罗钧;;我国行政伦理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变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彭未名;丁辉霞;;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华山;;我国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关注国情因素[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必要的权力桎梏[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范义;;行政伦理行为与价值观一致性努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驰宇;;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责任和行政伦理的涵义[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韩升;;我国现阶段政府管理创新中的行政伦理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亚强;;论电子政府形态下的行政伦理问题[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行政伦理[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武玉英;以公共教育培养行政伦理[N];学习时报;2007年

3 肖长富;强化公务员的行政伦理观[N];重庆日报;2001年

4 赵志刚;行政伦理:“当头棒喝”失范官员[N];检察日报;2007年

5 李春成;发达国家行政伦理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茜;行政伦理:行政管理的价值导向[N];泸州日报;2012年

7 刘佩锋;论警务督察制度完善之行政伦理制度安排[N];人民公安报;2006年

8 汕头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濠江分局 林楚霞;公务员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探析[N];汕头日报;2012年

9 邵拥军;镇政府依法“犯上”是法治进步[N];人民代表报;2006年

10 杭州注册分析师 舒圣祥;“丑闻意识”是最基本的公职伦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季;荀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娜;行政伦理法制化的哲学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时儒;儒墨行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春玲;论行政伦理法制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李晓萍;文化视角下中美行政伦理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晓光;当代中国行政伦理责任困境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改歌;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冯珊;房屋拆迁过程中行政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悦;中美行政伦理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张晓明;完善我国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陈蕴;行政伦理制度化体系的构建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1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