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马基雅维利正义思想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25 18:10

  本文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正义思想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出处:《哲学研究》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基雅维利 历史唯物主义 正义


【摘要】:目前对马基雅维利的正义哲学的研究,国外学者只有伯纳、派瑞尔、夸里昂尼等少数人有所论述,而国内学术界对此则是一片空白。如果我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考究他的正义哲学,就会发现他的正义哲学的产生有必然性的因素,而这种正义哲学体现出了情境性和适当性之下的灵活性和核心性、正义价值的多层次内涵和特定时空下的整体性选择、理论上正义之神的冲突性与现实中正义选择的协调性这三种显著的特点。纵然马基雅维利有一个诙谐幽默、玩世不恭的外表,甚至有一个教唆人做邪恶之事的理论外衣,但他在特定时空情景之下抓住了正义最核心的内核,打破了一劳永逸的正义天堂,正义不再是纯粹理论上和真空中的正义。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马基雅维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争议的代名词,既有“邪恶的导师”、“堕落的天使”、“非道德主义者”的毁誉,也有“一位爱国者”、“虔诚的基督教徒”、“内心充满痛苦的人文主义者”的赞誉,如此极端乃至多面的评价来自马基雅维利本人思想的多面性以及评价者各自的认识角度,但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晓慧;;马基雅维利与“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2 杨士泰;崔东杰;;西方正义观的传承与比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白立强;;以人为本的时代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孙显元;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转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季学好;;论康德的善良意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婷;李继武;;摒弃迷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6 叶险明;;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的几点思考——兼论矛盾与和谐辩证法的限定问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田鹏颖;;马克思和康德“两种实践”观的本体论隐喻——试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李胜俊;樊勇;李晓Pr;;未雨绸缪——植物王国现代公路建设之所“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樊改霞;;从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看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兼评安迪·格林教授关于民族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9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需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兆余;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形成理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夏君;质疑劳动力租赁:《法国民法典》第1710条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颜常;国家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君恒;分配正义的两种当代模式——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单飞跃;刘思萱;;整合性分配:社会分配正义的法哲学理路[J];经济法论坛;2004年00期

3 刘祥林;;论法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江海学刊;2012年04期

4 余源培;;公平正义与干部的政绩观[J];探索与争鸣;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肖;李志强;;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诚信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贺志刚;;谈马基雅维利的几个概念——依据《新的方式与制度》[J];现代哲学;2009年03期

3 张颐;;无谓的善恶之辩——关于马基雅维利政治理论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陈华文;;审慎与马基雅维利的现代感[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5 时帅;;解读马基雅维利笔下的道德与政治[J];法制与社会;2013年34期

6 李丽;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侯玉忠;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简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张红;;管窥马基雅维利的“权术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杨贵生;;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10 熊秀梅;;对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的再认识[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Phil Harris;Parkgate Road;;商界可持续发展与责任:马基雅维利和马尔萨斯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李耀;;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与《管子》“君主论”之异同[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弗朗西斯·福山;从《庙堂衣冠》谈马基雅维利[N];文汇报;2013年

2 聂文聪;马基雅维利的思想遗产[N];光明日报;2011年

3 周春生;马基雅维利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独立书评人 刘英团;马基雅维利:正义,还是邪恶?[N];华夏时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曹帅;揭秘“尼科洛的微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夏一璞;国家与社会的距离[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张力娜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分家还是两种伦理的分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李鹏程;民主与“自主”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汪仲启;经济帝国的君主躲在伦理之外[N];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徐瑾;民主,多少独裁假汝之名横行![N];上海证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马基雅维利论政治秩序之创建与维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普瑞敏;马基雅维利的“政体”学说[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陈丙迎;马基雅维利的廉政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秀香;试论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思想[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雪;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领导术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尹新建;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及其对后世影响[D];新疆大学;2012年

7 刘学浩;马基雅维利著作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8 胡汉青;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非道德主义权力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雨;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设计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梁宏业;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非道德因素与道德因素辨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3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333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