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民主反对参与:现代民主理论的张力与逻辑

发布时间:2017-12-26 04:09

  本文关键词:民主反对参与:现代民主理论的张力与逻辑 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主 参与 代议民主 参与民主 协商民主 后现代民主


【摘要】:现代主流民主理论是基于代议制的自由主义民主,只需最低限度的政治参与,反对广泛的公民参与。近年来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等新的民主理论异军突起,在这些理论中,公民参与被视为民主的核心。民主和参与之间的这种张力,在历史上曾表现为共和主义民主与自由主义民主的消长关系。公民参与理论在世纪之交的勃兴,是西方整体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的产物,可称之为"后现代民主理论",但其并未撼动代议民主的主流地位。以公民参与为核心的民主理论之所以难以成为主流,是由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造成的,因此只能作为代议民主的补充而非替代。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路径研究”(项目号:11&ZD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在很多人看来,民主意味着参与,这应该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在民主理论的历史长河中,民主和参与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张力。现代世界的主流民主理论——基于代议制的自由主义民主,对公民参与持有相当保守甚至负面的观点。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公民参与为核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伟;;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评卡罗尔·帕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J];政治学研究;2007年01期

2 胡伟;;民主与全球治理的新思维——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评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庆悦;黄邦根;;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赵光元;丁俊萍;;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农村基层民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易在成;;主权财富基金:界定、争议及对策探讨[J];比较法研究;2012年01期

5 陆国庆;产业创新:超越传统企业创新理论的新范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6 徐燕茹;;精英主义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才智;2010年31期

7 范明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矛盾的破解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8 吴练达;薛睿;;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贸易的产生和演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朱建波;;当前村民自治改革的制度变迁困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陈德祥;;论党的基层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沧桑;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2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冯兴元;毛寿龙;;单一税的理论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5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6 马天俊;;马克思的修辞学实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7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王建国;;对经济价值论历史建构的当代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魏青松;;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社会学解读[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2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4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7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8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蒙泫润;1986年以后菲律宾的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侯云芳;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职工参与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吴金鸽;少数权利的多元分化与整合[D];河南大学;2011年

5 彭冲;大学生对民主的看法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张小勇;精英与大众[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文龙;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晓璐;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亮;抗争政治理论视域下的民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智恒;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晓;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一些思考[J];欧洲;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雪华;孔凡义;;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理论月刊;2006年09期

2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书慧;;试论协商民主对代议民主之超越及价值[J];中外企业家;2011年18期

4 白锐;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5 李斌;公民参与的深度扩展: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J];理论与改革;2005年05期

6 施雪华;论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转变的过程、机理和动因[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张晓兰;;从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刘曼容;;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的历史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朱圣明;;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浙江省泽国镇的预算民主试验解读[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00期

10 张卓明;;超越代议民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探索[J];浙江学刊;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结合——一种新型的基层民主形式[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秀雄;;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颜强;;超越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左右激进主义——以厦门PX项目等公共事件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N];学习时报;2009年

2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N];文汇报;2004年

3 俞可平;协商民主: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N];学习时报;2006年

4 俞可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N];学习时报;2013年

5 程竹汝;寻求民主实现形式的最优次序与重心[N];学习时报;2011年

6 张文显;和谐社会离不开“共和”[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燕;协商民主:从价值到经验[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明浩;极权主义独裁在西欧兴起的脉络[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5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335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