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如何建构民主话语权——自由主义民主的理论逻辑解析
本文关键词:西方如何建构民主话语权——自由主义民主的理论逻辑解析 出处:《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学理论 民主 自由主义 自由民主 民主话语权 竞争性选举
【摘要】:在冷战时期,经过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西方国家最终实现了民主话语权的逆袭。今天流行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是通过"三步走"而建构起来的,第一步是改造民主的概念,第二步是将民主框定在自由主义框架之内,第三步是改造合法性概念并论证只有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才具有合法性。自由民主是高度附条件性的,那就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约束权力的自由主义和均质化的政治文化。然而,理论上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自由民主与西方国家建设中的"时间性"逻辑南辕北辙,结果效法自由主义民主理论而转型的国家基本上陷入"无效民主"的泥淖,沉迷于冷战胜利的西方国家也因自由民主的神话而丧失了制度更新能力。
[Abstract]: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after decades of efforts by two generations of people, the western countries finally realized the counterattack of the right of democratic discourse. The popular theory of liberal democracy today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ree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transform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and the second is to frame democracy within a liberal framework. The third step is to transform the concept of legitimacy and demonstrate that only a liberal democracy with competitive elections at its core has legitimacy. Liberal democracy is highly conditional, namely, developed capitalism. The liberal and homogeneous political culture of restraining power. However, the theory of free democracy with competitive election as the co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emporal" logi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As a result, the countries transformed from the liberal democratic theory basically fell into the quagmire of "invalid democracy",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indulging in the victory of the cold war also lost the ability to renew their institutions because of the myth of liberal democrac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理论的反思与重建”(10XNL015)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认识西式民主在西方国家的现实困境及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之后的“民主回潮”乃至政治衰败,首先需要弄清其内在的理论逻辑,理论上的内在张力导致其实践中的大麻烦。“冷战”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冷战初期,西方理论界建构的“三部曲”完成了对古典民主理论即人民主权的改造,从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毅;;密尔晚年的“大转型”及其思想的国家建设意义[J];学习论坛;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毅;杨光斌;;西方如何建构民主话语权——自由主义民主的理论逻辑解析[J];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光斌;;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少雅;;协商民主——对自由主义民主的救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7期
2 乔贵平;吕建明;;自由主义民主理论评析[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3 汪幼枫;;自由主义民主的神话和去神话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4 王中汝;;精英-大众命题与自由主义民主的基本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5 钟金燕;;本杰明·巴伯对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批判[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彩波;张磊;;试析公民参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冯旺舟;操文专;;自由主义民主的解蔽与超越——基于艾伦·梅克森斯·伍德对麦克弗森的批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王菲;;民主“超女化”与“超女式”民主——自由主义民主与民粹主义民主之辨[J];学海;2007年05期
9 牛子宏;;历史主义的兴起与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J];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Dwight Boyd;张红娟;;(某些)品德教育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危害[J];开放时代;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2 乔贵平;;民主理论的修正与补充——试析达尔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贡献[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孔新峰;不容忽视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宜斌;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与重建[D];复旦大学;2007年
2 姚得峰;当代西方审议民主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3 牟宗艳;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民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菁菁;超越自由主义民主[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文义;李帕特共识民主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开宏;本杰明·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0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42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