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权力与秩序重构:福柯治理理论的空间表达
本文关键词: 空间 权力 社会秩序 个体 治理 出处:《学习论坛》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福柯的治理理念是以国家安全配置的基础为核心,以主权—纪律—治理的三角为架构,以人为主要目标的实践艺术。空间作为国家治理的具体场景,不但是权力、知识、主体运作的基本条件,也规制并定义着个体,进而完成了社会秩序的重构。福柯批判了西方文明中泯灭差异性、消解个体主体创造性的弊端,对在权力与知识宰制下的现代人的"终结"透露出焦虑与关怀。基于福柯治理理论分析,在面对复杂局势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国家治理应注重社会结构变迁的空间秩序,治理要追求以人为主体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社会分化背景下,注重多元空间平衡,从而达成社会总体的善治目标。
[Abstract]:Foucault's concept of governance is based on the alloc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with the triangle of sovereignty, discipline and governance as the framework, and the practice art of human being as the main goal. Space is the concrete scene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t is not only the basic condition of power, knowledge and subject operation, but also the regulation and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 thus complet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order. Foucault criticizes the devoid difference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Dispelling the malpractice of individual subject's creativity, it reveals anxiety and concern for the "end" of modern people under the control of power and knowledge. Based on Foucault's theory of governance,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face of complex situation. China's national governanc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patial order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change, the governance should pursue the unity of the tool and value with the human as the main bod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bal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verall social goal of good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12ASH001)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研究”(11SA023) 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两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N-201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
【正文快照】: 在对国家治理技术变迁的系谱学分析中,福柯以空间为视角分析了从主权治理到现代国家治理的范式变迁的过程。治理变迁既是国家理性持续成长并回应社会现实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微观权力与知识对急剧分化下的个体重构。现代人的主体性既是语言语义学的知识建构,也是微观权力的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莉;;论现代社会秩序的构建——以香港社会秩序为参照[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2 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J];学术界;2001年04期
3 董玉霞;;论和谐是社会秩序的基本法则[J];求实;2006年S1期
4 沈善增;;社会秩序的“乱”与“不乱”[J];社会观察;2006年07期
5 高峰;;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的前景[J];理论与改革;2008年02期
6 ;和谐社会急需理性的社会秩序[J];人大建设;2009年11期
7 李超;;西方社会秩序理论发展理路探析[J];理论探索;2011年02期
8 杨金颖;邵刚;;社会秩序的生成问题论析[J];前沿;2011年11期
9 汪火根;;论共同体与社会秩序的内在契合性[J];长白学刊;2011年06期
10 蒋康香;;探析我国农村社会秩序和谐化问题[J];才智;2012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叶富春;王呈旭;李伟;;和谐的社会秩序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基础——关于中国特色发展路径的理性思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曾志敏;;社会变革中的社会秩序:乌坎事件中的传统、自组织与政治[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彭小兵;;信任、社会资本积累与地震灾区的社会秩序重建[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涂沙金;李爱武;;排队推动日活动与社会秩序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刘晨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秩序构建——美国在多元文化下塑造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经验及其启示[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振;;社会哲学视野下的宽容内涵及其时代特征[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陕西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王康;营造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工程[N];陕西日报;2009年
2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董才生;社会学研究主题的深化:从社会转型到社会秩序[N];光明日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刘少杰;展开中国社会秩序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研究生部 张静 张陈;重温马克思的社会秩序思想[N];北京日报;2012年
5 黄卧云;社会秩序的瓦解与重建[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牧歌;社会秩序:一个诠释人类历史的新框架[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静 西南大学 张陈;马克思的社会秩序观[N];光明日报;2012年
8 瞿信;依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N];衢州日报;2011年
9 记者 唐琳;清明节期间全国社会秩序良好治安形势平稳[N];人民公安报;2013年
10 黄雯 本报记者 张守营;通往理想社会秩序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峰;社会秩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李超;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黄芳;社会秩序理论—一种政治思想史的考察[D];浙江大学;2014年
4 沈新坤;乡村社会秩序整合中的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秩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D];上海大学;2008年
7 姜地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权;社会秩序治理的最优构架[D];河北经贸大学;2007年
2 曾名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会秩序的建立[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单敏;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社会秩序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4 沈红云;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农村社会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裕真;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村社会秩序建构路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樊端;工人集体行动形式的转变[D];中南大学;2007年
7 白小强;乡村社会秩序生成和社会关系调节的重要资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丽丽;网络社会秩序多元化治理结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蒋康香;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10 程莉;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秩序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8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45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