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战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20 01:58

  本文关键词: 文化安全 政治一体化 信息技术 泛文化 管理能力 后工业社会 当代资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模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  出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泛文化逻辑,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在后工业社会中,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呈现出复杂多变、交互蔓延的态势。首先,文化之于政治而成的矛盾对立面,日益尖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政治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国家对整个社会的管理能力,然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旧的文化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后工业时代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日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postmodernism is the pan-cultural logic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odern society to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various contradiction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society.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in capitalist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First of all,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dvance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has raised new challenges to the old cultural concepts. Secondl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JDSZ2025)
【分类号】:D64;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科;论新时期我国文化安全的对策[J];理论前沿;2002年22期

2 郭玉兰;关于我国文化安全的哲学思考[J];理论探索;2002年06期

3 邢希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4 ;如何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10期

5 吴满意;孙程芳;;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理论参考;2005年07期

6 谢士法;邢红梅;;构建文化安全体系 确保我国文化安全[J];理论界;2006年07期

7 王佐书;;文化安全与文化强国战略[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5期

8 解学芳;;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悖论及价值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7年04期

9 周晖;杨中华;李天明;关玉军;;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研究[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生文;;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维护[J];攀登;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中锋;;论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出版文化安全[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李秀云;;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人类应从物质现代化到精神现代化[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刘雨辰;;文化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安全的建构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郭芳;;文化认同与文化安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何晓燕;;浅议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的“外在建构”[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勤明;刘西山;;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谢朝锦;;浅析邓小平的文化安全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郭亚臣;焦凤松;;关于高等学校文化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10 卓成霞;;我国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仕心;维护文化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慕渝;创新:文化安全的中国语境[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通讯员 郭瑞宏;《国家文化安全论》唤起公众关注文化安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郑岚岚邋刘义雄;确保奥运期间文化安全[N];湛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驻北京记者 王晓风 李雪;为首都文化安全护航[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艾斐;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N];人民日报;2013年

7 杜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张平;“入世”后必须加强我国文化安全[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木弓;文化安全[N];文艺报;2001年

10 秦宝琦;清王朝如何维护其文化安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曲文波;中国文化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鹏;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安全情势及策略[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何宝峰;文化全球化下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耀宇;网络文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殷文龙;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默;文化安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邱旭冉;和谐世界构建中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7 郭兴中;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现状及对策[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8 石琪;论马克思文化安全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9 孙姗姗;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安全[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10 张富柯;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文化安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8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18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