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殖民地理论 民族解放运动 出处:《民族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殖民地问题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近代殖民主义的批判中阐明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第二国际后期,"修正主义"派试图以"监护必要论"、"社会主义殖民政策论"、"民族文化自治论"和"殖民地民族自决过分论"等主张全面修正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但列宁对此予以严斥,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使其成为一个体系化的理论。斯大林对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他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则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所发挥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就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近代殖民主义虽已消亡,但其带给世界的消极影响并未消失,当今世界的许多民族问题不同程度地与此相关。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仍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Abstract]:Marxist theory of national colony is a Marxist theory on capitalist colonial problems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Engels expounded the basic thought of this theory in his criticism of modern colonialism.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the "revisionist" faction tried to use "guardianship necessity theory", "socialist colonial policy theory", "national cultural autonomy" and "national cultural autonomy". "on the excessive self-determination of colonial nations" and other proposals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vision of Marx, The basic thought of Engels was severely criticized by Lenin, and h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basic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making it a systematic theory. Stalin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However, hi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country socialism" are wrong.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Marxist national colonial theory in the world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is beyond doubt. Mao Zedong, who guid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o victor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is theory very well. Although modern colonialism has died, it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world has not disappeared. Many national problems in today's world are related to this to some extent. It is still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arxist theory of national colony in depth and systematicall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A811;D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林;;第二国际时期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0年03期
2 左凤荣;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J];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05期
3 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4 俞思念;;马克思关于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J];科社研究;1983年01期
5 朱新义;马克思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思想与中国革命[J];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陈水林;毛泽东对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革命理论的运用和发展[J];浙江经专学报;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友;依附性——亚洲经济发展的重大阻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昌切;;现代进程中的民族与国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白花蕊;;近代江南棚户的社会历史学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何孔蛟;;试论建国初期会道门渐趋消亡的原因——以安徽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王云龙;;泛民族主义的悖论——以19世纪泛斯拉夫主义与俄土战争为例[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9 乔印伟;;试论海外排华中的经济因素[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10 原晶晶;张云昊;;当代民族立义视角下的民族、族性与政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郑s,
本文编号:1521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2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