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略论中国20世纪前30年的文化民族主义

发布时间:2018-02-26 20:37

  本文关键词: 文化民族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主张 现代西方文化 新儒学 东方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 新民主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  出处:《哲学研究》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世纪的前30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思想文化界争论的焦点。是固守传统,放弃西学,还是摧毁传统,完全西化,或者东西文化互补调和,不同学派有不同主张,因而形成了保守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三大救国理路。1.保守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期衍生出东方文化派、"新儒学"等不同的文化主张。东
[Abstract]:In the first 30 years of 20th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Western culture became the focus of debate i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ircles.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us forming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of conservatism.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of liberalism and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of radicalism are three ways to save the country. 1.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of conservatism,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of conservatism, spawned the oriental cultural school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Neo-Confucianism" "different cultural ideas, etc.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KS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吴玉才;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地位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吴兴毛;;戴季陶的女子解放观——兼与陈独秀女子解放观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董根明;陈独秀民众运动观的嬗变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5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6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先俊;;论“五四”后的社会改造思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董根明;陈独秀对封建婚姻的批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董根明;五四前期陈独秀否定义和团运动及其思想根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露霞;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岚;论瞿秋白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6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慧;陈独秀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启巩;《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聂苗;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小娟;《忍经》忍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J];世界民族;2001年02期

2 王春风;;当代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背景及其理论困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李熠煜;;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论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4 侯春艳;;中德文化民族主义缘起之比较[J];学理论;2010年17期

5 马庆钰;文化民族主义问题分析[J];新视野;1998年06期

6 李春华;文化民族主义:原初形态与全球化语境下的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7 张骥;张泗考;;印度文化民族主义及其对印度社会政治的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1期

8 张骥;张泗考;;论印度文化民族主义对印度外交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8年06期

9 唐小兵;;知识分子与文化民族主义的迷思[J];南风窗;2008年23期

10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2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旭东;文化民族主义、“挫折感”与中国学人的精神使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2 薛涌;甘阳与文化民族主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刘克申(上海中医药大学) 马铭(中国外交学院) 李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 费克申(编辑) 王仲涛(编辑);理性认识日本社会[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吕勇;张家界的文化民族主义(一)[N];张家界日报;2009年

5 吕勇;张家界的文化民族主义(三)[N];张家界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淑娟;文化民族主义渊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亮红;梁启超文化民族主义论[D];湘潭大学;2003年

3 任华军;论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D];延边大学;2012年

4 王新峰;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解友广;交融与联盟:鲁道夫·安纳亚在小说《保佑我吧,乌尔蒂玛》中的奇卡诺文化民族主义之路[D];南京大学;2012年

6 赵翔;伯林与文化民族主义[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9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39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