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政治社会的共享目的——以罗尔斯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28 21:14

  本文关键词: 政治社会实践联合体政治正义共享目的政治认同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罗尔斯一方面恪守自由主义的中立原则,另一方面又拒斥霍布斯式的"私人社会",认为良序社会的正义原则及相应的制度是一种内在善,是公民应为之奋斗的共享的终极目的,两者形成了紧张关系。为了解释其张力,罗尔斯援引奥克肖特关于事业联合体和公民联合体的区分指出,有着共享目的的政治社会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体,而只是实践联合体(公民联合体),它相容于中立原则。但事实上,对于罗尔斯而言,中立原则和共享目的的和解依赖于更深层次的共享——对自由及其相关价值的共享。正是奠基于这两个层次的共享目的,政治认同得以确立,"稳定性论证"才得以完成。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Rawls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of liberalism; on the other hand, he rejected the Hobbesian "private society". He believ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in a well-ordered society was an inherent good and the ultimate goal for which citizens should strive to shar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tension, Rawls cited Oakchott's distinction between a business union and a civic union, pointing out that a political society with a shared purpose was different from a communit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word. It's just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But in fact, for Rawls, The settle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and the purpose of sharing depends on the deeper sharing-the sharing of freedom and its related values. It is on the basis of these two levels of shared purpose that political identity is established and "stability argument" is completed.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共享思想研究中心;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政治认同视域下的爱国美德研究”(17B177) 湖南师范大学共享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政治社会的共享目的”(17GX04)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 斌;正义辨义[J];探索;2002年03期

2 李彦;公平 正义 平等[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李晓哲,李惠男;浅谈正义观念与法律的互动作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张小媚;;论正义的基本性质[J];学习与实践;2006年02期

5 李巍;仲崇盛;;论社会正义的基本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6 叶万军;;略论社会正义的涵义和性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7 柯彪;;论价值与正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柯彪;;论价值与正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康之;张乾友;;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正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10 兰宇;;我们需要何种“正义”?[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守昌;;社会正义的多元性[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守昌;;读《作为公平的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廖申白;;正义、和平善治与公共理性(提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立;;权力平等:政治正义的首要问题[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龚群;;世界主义与全球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巫长林;;国家的治理与社会正义——从正义中的天赋分析[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燕继荣;“正义”概念辨析[N];学习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吴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N];检察日报;2011年

3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袁祖社;当代政治哲学视野中马克思社会正义观的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闵长虹;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西方正义观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张恒山;正义追索的拓展——制度正义[N];学习时报;2006年

6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李泽厚;构建正义基础上的和谐[N];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刘瑜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周濂;理解“善”,才能追求正义[N];南方周末;2011年

9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10 廖申白;解读罗尔斯“公平的正义”[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阳;正义德性论[D];复旦大学;2014年

2 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D];吉林大学;2008年

3 鹿云;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5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6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岩峰;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靳志强;正义的中断与连接[D];华侨大学;2013年

9 张清;正义与功利[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金相文;规则正义的局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之风;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宏伟;正义与政体—古希腊雅典正义观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袁梦玲;论罗尔斯正义观[D];郑州大学;2016年

4 王小雪;中国传统正义价值观及其创造性转化[D];西北政法大学;2016年

5 海四青;哈耶克正义观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6 李良勇;现代程序正义的政治哲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邓布兰;柏g仆颊骞凼銎繹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丁建彪;正义的内在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9 肖杰;人学视域中的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江伟;德性的探寻:论柏拉图《王制》中的正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8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48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